1、选用适宜品种。秋延迟栽培须选用适应性较强、耐寒性强、较耐弱光、品质优良的实秆品种,如天津黄苗芹菜、玻璃脆芹菜、潍坊青苗芹菜等。近几年来,西芹在部分地区很受欢迎,如冬芹、类芹、佛罗里达683等品种,也可用于秋延迟栽培。由于西芹茎叶生长缓慢,定植后生长期较长,在种植安排上须比本芹(即中国芹菜)至少增加60d以上的时间,即苗期比本芹增加20~30d,定植后生长期延长30~40d。对西芹的栽培,各地最好根据所用的品种,先行栽培试种后,再进行大面积种植。
2、苗期管理。①播种前,畦内浇足底水,带水用耙子将畦面刮平。将发芽的种子掺入少量细土,待畦内水渗后均匀撒播。播完后覆土0.5~1cm,不可过厚,否则出苗困难。一般栽植667m2芹菜,需用种300~500g。②播种后为减少水分蒸发和降低畦温,可在育苗畦上覆盖草帘遮阴。大部分出苗后,于下午4:00~5:00撤除覆盖物,并浇1水,不使畦面干燥。在出苗期间若天旱无雨,应小水勤浇,即2~3d浇1小水;浇水宜于清晨和傍晚进行,保持畦面湿润,以利用苗。为避免杂草滋生,作畦后未施除草剂的,可在播种覆土后,往畦面上喷洒25%的除草醚200倍液,每667m2用药液75~100kg。幼苗出土后第1片真叶展开前,其根系弱,不抗旱,畦土过干常造成死苗。因此,出苗后仍需勤浇小水,保持畦面内湿润。③芹菜苗期生长缓慢,对土壤干旱、缺肥反应敏感,易受病、虫和杂草危害。幼苗2~3片真叶期仍要注意及时浇水,4片真叶时,应减少浇水次数,促进根系生长和幼叶分化。育苗期间要及时进行间苗,一般第1片真叶展开后进行第1次间苗,苗距1.5cm左右;2~3片真叶进行第2次间苗,苗距3cm左右。间苗应结合拔除杂草。有蚜虫为害,喷布800~1000倍乐果乳油等药剂防治。发生斑枯病或斑点病时,可喷布600~800倍75%百菌清等药剂。苗高5~6cm时,若表现缺肥,可每667m2施硫酸铵10~15kg,随之浇水。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秧苗基本达到适龄壮苗标准,应及时安排定植。阳畦秋延迟栽培时,定植前应做宽1.5m左右(其中北畦宽30cm),长20~25m的东西向畦,并按3畦或4畦1组,留出风障畦和准备放覆盖物的畦。栽芹菜的畦应每667m2施5000kg腐熟的圈肥和25kg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深翻后耙平畦面。移苗前,育苗畦内要浇透水,以便于提苗。定植时,本芹株行距各12~13cm,西芹株行距为25~35cm。栽植宜浅,不要埋住心叶,但要理实,栽完随即浇水;2~3d后再浇1水;7~8d后可缓苗生长。缓苗后,应适当控水蹲苗,为促进发根和幼叶分化,须进行中耕松土。通过蹲苗,可使芹菜苗根系扩展,发现畦中有一部分根上翻时,可往畦内施充分腐熟的鸡粪等,每667m2施1000kg。施肥后浇水,促植株健壮生长。
4、覆盖保护。10月中、下旬,阳畦秋延迟栽培的应筑畦墙,北墙高45~50cm,南墙高25~30cm,东西墙为北高南低的斜墙;墙厚一般为30cm左右。秋延迟栽培芹菜覆盖薄膜不宜过早,否则畦温偏高,植株生长细弱,不健壮。但也不可覆盖过晚,以免发生冻害。一般情况下,11月上、中旬根据天气变化,做到在强寒流到来之前覆盖薄膜。阳畦或小拱棚栽培的,可先贴畦墙北面立风障,然后在畦墙上放竹竿或在畦上插拱杆,再盖薄膜。小拱棚的拱杆应插在畦埂外侧,以增加拱棚内的空间,尽量使小拱棚中央高度达到80cm以上。寒流过后天气回暖,白天气温达10℃以上时,应揭开薄膜,令植株多见阳光,避免拱棚或阳畦内温度过高。11月下旬~12月上旬,盖膜后夜间温度达不到5℃时,应加盖苇毛苫或草苫。
下一篇: 红花七叶树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