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其他果树 > 套袋对果实贮藏性有什么影响? 其他果树

套袋对果实贮藏性有什么影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晴朗天气下,果袋内温度呈山峰型变化。一天中,8:00果袋内温度开始迅速上升,10:00温度高于30℃并且持续长达9小时,果袋内最高温度出现在15:30左右,20:00以后果袋内温度与大气相差不大,6:00处于最低谷。湿度变化与温度呈负相关,呈“V”型。多云天气下,果袋内温度较大气温度高0.5~1.5℃。雨天条件下,果袋内温度与大气接近,在30℃以下,而湿度大多在90%以上。降雨结束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外界湿度开始下降,而袋内湿度的饱和状态将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2.果实套袋后,外在品质有显著提高。各处理果面清洁度均较CK高,尤以双层袋处理效果最佳,I级果占60%以上。塑膜袋、双层袋处理果实纵、横径、单果重较CK有所增大,而单层袋处理较CK低。叶绿素含量以双层袋处理最低,其它处理较CK有所降低,说明弱光环境对叶绿素合成有较大的影响。 3.果实套袋后,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采收时,单层袋处理果实硬度明显较其它处理低,而可溶性固形物较其它处理高。可滴定酸含量以双层袋处理最高。各处理总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CK,双层袋处理最低,仅为7.86mg/g,较CK降低了4.9%。干物质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 4.果面清洁度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逐渐降低,盛花后20d套袋,清洁度最高,而果个和单果重明显低于其它处理和CK。单果重、总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随着套袋时间的延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均低于CK,说明套袋越晚内含物积累越多。综合考虑,以盛花后40d~50d为宜。 5.果实在室温贮藏过程中,各处理果实贮藏期较CK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单层袋处理果实在室温贮藏18d时出现呼吸高峰,CK 24d时才出现,其它处理居中。贮藏早期各套袋处理POD、淀粉酶和PG酶活性较CK高,但高峰过后,CK各酶的活性高于各处理,且变化平缓。

套袋果实较不套袋果实耐储藏,套袋延长了果品储藏期,保持了果实品质,减少储藏期间果实烂果率

果实套袋后,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采收时,单层袋处理果实硬度明显较其它处理低,而可溶性固形物较其它处理高。可滴定酸含量以双层袋处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