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后期(9月上旬一lO月上甸)所处的环境条件是:白天光照充沛,茎叶光合作用强盛,制造的有机养分较多;夜间气温较低,茎叶呼吸作用较弱,对有机物质的消耗较少。
由于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因而甘薯块根膨大,所以,这一时期是夺取甘薯高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延长茎叶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措施。
(1)追施裂缝肥。于“处暑”至“白露”间进行,每亩用3—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左右,顺薯蔸基部的裂缝处灌施,对防止植株早衰,加速块根膨大有一定的效果。
(2)叶面施肥。叶面施肥要根据薯苗长势和天气状况进行。早衰较严重的土块,以氮肥为主,早衰不太严重的,氮、磷、钾互相搭配,天气久晴不雨,肥料宜稀不宜浓,喷后遇雨时应于停雨后补施。以氮素为主的,每次每亩用250克尿素兑水40一50公斤喷雾,每8—10天进行一次,共进行2—4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每亩每次可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40一50公斤喷雾。
(3)旱灌涝排。秋天常常缺雨,引起甘薯茎叶失水落黄,特别是山坡上的甘薯更加严重,因而影响产量。各地实践证明,秋旱季节对甘薯灌水,可明显提高其产量,有条件的地方秋季应引水灌薯2—3次。如遇秋季雨水较多的年份,则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土壤渍水缺氧,影响块根正常膨大。
甘薯后期(9月上旬一lO月上甸)所处的环境条件是:白天光照充沛,茎叶光合作用强盛,制造的有机养分较多;夜间气温较低,茎叶呼吸作用较弱,对有机物质的消耗较少。
由于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因而甘薯块根膨大,所以,这一时期是夺取甘薯高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延长茎叶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具体抓好三个方面的措施。
(1)追施裂缝肥。于“处暑”至“白露”间进行,每亩用3—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左右,顺薯蔸基部的裂缝处灌施,对防止植株早衰,加速块根膨大有一定的效果。
(2)叶面施肥。叶面施肥要根据薯苗长势和天气状况进行。早衰较严重的土块,以氮肥为主,早衰不太严重的,氮、磷、钾互相搭配,天气久晴不雨,肥料宜稀不宜浓,喷后遇雨时应于停雨后补施。以氮素为主的,每次每亩用250克尿素兑水40一50公斤喷雾,每8—10天进行一次,共进行2—4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每亩每次可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40一50公斤喷雾。
(3)旱灌涝排。秋天常常缺雨,引起甘薯茎叶失水落黄,特别是山坡上的甘薯更加严重,因而影响产量。各地实践证明,秋旱季节对甘薯灌水,可明显提高其产量,有条件的地方秋季应引水灌薯2—3次。如遇秋季雨水较多的年份,则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土壤渍水缺氧,影响块根正常膨大。
1、做好防旱排涝。七、八月份是我地雨量最大的时期,甘薯是怕涝作物,土壤中水分过多,造成通气不良,妨碍薯块生产,并使秧蔓徒长。特别是座薯期,田间积水超过24小时,减产30%以上,超过3天,会造成烂薯以至绝产。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使雨水随下随走,不使田间积水。甘薯生长中期茎叶生长逐渐减慢,薯块开始迅速膨大,遇旱灌水增产尤为显著。薯地灌水深度以垄高1/3为宜。收获前半个月应停止灌水。生长后期应防止垄土过湿,影响薯块膨大和烂薯。
2、重施“裂缝肥”。施肥量占全生育期的45%左右。方法是:(1)薯垄上打眼追肥,以钾肥(用硫酸钾,忌用氯化钾)为主,配以磷和少量氮。(2)用背负式喷雾器,取下喷片,每桶水(约13 -15公斤 )加尿素 0.5公斤 ,硫酸钾 1公斤 ,磷酸二氢钾0.5— 1公斤 ,硼砂 100克 、辛硫磷(或甲基乙柳磷)200— 250克 ,完全溶化搅匀后,往甘薯棵周围的裂缝中灌施,每亩4-5桶水。追肥最好根据天气预报选在下雨前,施肥后通过雨水渗透,起到追肥和杀灭地下害虫的双层作用。如果用追肥枪追肥更好。
3、化学调控。在薯秧接近封垅时,用15%多效唑 20克 兑水 15公斤 ,喷洒叶面,防止秧蔓徒长。中后期喷施“红薯膨大素”2-3次,配方是:每药桶水加“红薯膨大素”一袋( 20克 ),15%多效唑40— 60克 ,硼砂 20克 ,磷酸二氢钾50 -80克 ,如果有吃叶的害虫,再加治虫药,喷药最好在下午四点钟以后进行。多效唑的用量要根据天气、甘薯长势灵活掌握。天气干旱,甘薯长势弱,要少用,反之要多用。喷施多效唑要宜早不宜晚。
4、除草及提蔓 。封垄后如田间有杂草要及时除草,每次除草时结合培土和提蔓。提蔓方法是:当田间浇水或雨后,用手将茎蔓提起,挪到另一个地方,这样就不会打乱原来的叶层,可减少薯蔓乱扎根造成的养分消耗。严禁翻秧。茎叶是制造养份的主要器官,90%的干物质来源于叶面的(正面)光合作用,翻蔓一次减产10%以上,特别是中后期,翻两次秧可减产30%以上。
5、防治病虫害。甘薯中后期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线虫病、黑斑病、病毒病、蔓割病、紫纹羽病等,要根据病情,及时防治。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上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斜纹夜蛾、造桥虫、卷叶蛾、椿象等,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中期管理的中心是确保茎叶正常生长,促使块根尽早形成。主要措施有:适当追肥。对基肥充足、长势较好且已封垄的地块,追肥以钾肥为主,每亩追肥硫酸钾10千克左右;长势较差的田块可追施尿素5-10千克。对于出现旺长迹象的田块,封垄后喷施多效唑,每亩用70克兑50千克水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化控2-3次效果最好。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理墒,达到田间无积水。
后期管理以保护茎叶,促使薯块膨大为主,主要措施有:防治红薯斜纹夜蛾、红薯天蛾或造桥虫、卷叶螟,虫害防治重点是防治甘薯天蛾,一般可用40%甲基异柳磷15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高效氯氰菊酯等在傍晚喷雾。可喷洒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每亩喷洒50-75千克,每隔15天喷1次,可连喷2次。
喷施:氯化胆碱,促进膨大
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延长茎叶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
上一篇: 夏玉米一亩地种植多少株最适宜?
下一篇: 牵牛花的分布范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