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生态农业其基本建设内容? 其他

生态农业其基本建设内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家庭生态农业模式;(2)农场生态农业模式;(3)区域生态农业模式。

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整农业生态结构;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循环转化率;保护并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根据生态农业建设依据的原理和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其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行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二,是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层现象,搞立体种植、养殖或种植养殖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三,是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充分利用时间,合理配置农业生物,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2.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率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外部投入的依赖。既要生物资源产生食物和饲料,也要它能产生燃料和肥料,使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生态农业成为无废料农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3.保护、合理利用与增殖自然资源首先是保护森林、草原、湖泊、水库、海洋、农作物等自然资源。第二是控制水土流失,可采取生物、水利工程或改革耕作制度等多种措施。第三是保护土地资源,建立农田保护区,保护耕地,用地养地相结合,秸秆还田或秸秆过腹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作物,合理进行间混套作等。
  4.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对于在农村兴办的企业包括乡镇企业、民办企业、私营企业,要强化环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对于农业自身污染要积极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推广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合理使用化肥;对农用地膜加以回收利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合理进行污水灌溉与养鱼等。
  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执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方针,大力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兴建沼气池,同时积极发展小水电、小煤窑,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以解决农村能源尤其是农村生活用能的严重短缺问题。
  6.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即通过合理布局和配置农作物,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例如选育良种、耕作栽培、田间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转化率、获得列更高的农业产量。
  7.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因地制宜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发展果木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它林木,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系统的高产稳产和良性循环
  8.保护生物多样性即保护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各种天敌、各种农业生物物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