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的要求较高,光照时数长短对 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充足时,植 株健壮充实,叶色浓绿而有光泽,光合作用强,产物多,花 芽分化充分,浆果着色好,产量高,品质佳。光照不足时, 新梢生长细弱,叶片薄,叶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产量 低,品质差,花芽分化不好,不仅约年产量低,还会严重影 响第二年的产量。我国葡萄主要产区如西北、华北和东北 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数较多,尤其是西北地区,不仅光 照充足,而且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葡萄浆果品质非常优良。 此外,光照条件的优劣与栽培管理技术也有密切关系。如 篱架葡萄行距过小,架面过高,栽植密度和留梢密度过大, 均会造成架面郁蔽,光照不良。所以建园时,要求选择光 照好的地方,并注意改善架面的风、光条件,同时还要正确 设计行向、行株距和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
光照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葡萄是喜光树种,光是葡萄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常言道:“无光不结果”;葡萄光照不足时,光合产物少,根系就会“饿死”,导致树体死亡。因此,在葡萄栽培中,规划设计时必须合理考虑株行距、架式、架向;管理时,科学运用整形、修剪技术,夏季适当确定定枝密度、新梢布局、副梢处理等,使架面达到通风透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以期获得优质高产。
(1)光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葡萄对光非常敏感,光照不足时,新梢生长纤细,节间长,叶片薄,从而光合能力弱,制造养分少,枝条难以成熟,冬季易遭受冻害,冬芽第二年萌发率低,易出现瞎眼或全株死亡。
(2)光对葡萄结果的影响:良好的光照,可以促使树体进行正常的花芽分化、花器形成和开花坐果。
①因为花芽的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的养分积累,如果光照不良,则叶片同化产物(即光合产物)少,一者不能分化成花芽,只能分化成叶芽;再者,即使前期分化成花序原基,也会因营养缺乏,中途停止分化或早期死亡。
②在开花期和幼果期,如果光照不足,也会因营养亏缺,引起花开而不坐果,果实中途发育停止,引起落花落果。
③在浆果生长期,若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浆果细胞分裂缓慢,增殖数量少和细胞体积增长小,进而导致果粒变小,外观品质差。
④在浆果成熟期光照不足,则果实成熟慢,着色差,果实的色、香、味均降低,果实品质差。
⑤全年生长季节,如果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则不仅影响当年的葡萄产量和品质,还会影响下一年的产量与质量。
(3)太阳的光质与葡萄的关系:太阳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到地球表面的射线。太阳光的波长在150-300μm范围内,一般波长在400-760μm之间是可见光,即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日光,占50%左右,这部分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能源,而波长小于400μm和波长大于760μm的是不可见光,分别称之为紫外线和红外线。
照射到地面作用于葡萄植株的可见光,又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接照射在葡萄植株架面上部和前、后、左、右侧面上的光线,称之为直射光;而照射到地面上后,再由地面反射到树冠下部和侧面或由照射到树冠侧面再反射到另一株树的侧面和下部的光线,称之为散射光。直射光是树体吸收太阳光获得能源的主要部分。但散射光也易于被树体吸收利用,而且在棚架内,树体吸收散射光的量要比吸收直射光的量大。因此,在生产中,只要葡萄栽植合理,可以充分利用来自于多个方向的光能,这也是葡萄易于获得高产的原因。不同品种的葡萄,对不同性质的光利用程度不同,在“美国四提”中,黑提(秋黑、黑大粒、瑞比尔)主要依靠直射光着色,即在成熟期内,凡是阳光照到的地方易于着色,因此,在被袋栽培中,应去掉纸袋,以充分接受阳光,促其上色;而红提和黄提等,利用散射光即可上色,因此,在栽培中去袋晚或不去袋,也可正常上色,并达到里外一致,这为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提供了依据。
上一篇: 王莲的形态特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