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熟种
这类品种较耐热,在较高温度(27—28℃)下能较快发育,进行花芽分化和形成花薹。适于晚春、夏秋栽培,产量高,从播种至采收60多天,持续采收期35—45天。主要品种有:
(1)细叶早芥蓝 叶卵圆形,基部深裂呈耳状裂片,浓绿色,叶面平滑,蜡粉多。主花薹高25—30厘米,横径2~3厘米,单薹重 100~150克,品质优良。薹叶卵形或狭卵形,初花时花蕾着生紧密。
(2)柳叶早芥蓝 叶片长卵圆形,灰绿色,叶面平滑,蜡粉多。主薹高约26厘米,横径2.3厘米,单薹重100~130克,品质好。抽薹整齐,但植株生长势弱,分枝力也弱,侧薹稍纤细。
(3)香港白花芥蓝 叶片椭圆形,绿色,叶面稍皱,蜡粉多。主花薹高20~25厘米,横径2—3厘米。花白色,初花时花蕾着生紧密,薹叶较稀疏,花薹品质好。主薹重100克左右,侧薹萌发力较强。株形紧凑,生长较整齐。
(4)皱叶早芥蓝 叶片大而厚,椭圆形,浓绿色,叶面皱缩,蜡粉多。主花薹高30~ 40厘米,横径3厘米左右,单薹重150~200克,品质较好。薹叶较大,初花时花蕾着生较松散,侧薹萌发力强。
(5)切片芥蓝 中早熟,耐热性较好,抗病性强。叶椭圆形,深绿色,无蜡粉,基部叶片少,节间稀疏,茎薹匀直,粗2.5厘米,肉质脆嫩,纤维少,抽薹整齐,分枝力强,可采收侧枝,产量高。
2.中熟种
这类品种的种性介于早熟种与晚熟种之间,不耐热也不耐寒。基生叶稍密,分枝力中等。主要品种有:
(1)登峰芥蓝 适应性较强,叶片阔卵形,浓绿色,蜡粉中等,叶面微皱。主薹高 30—35厘米,横径2~3厘米,单薹重100~ 150克。薹叶长卵形,白花,品质好,外观整齐,主薹节间稀疏,皮薄肉厚脆嫩,侧薹萌发力中等。
(2)荷塘芥蓝 植株较高,生长势较强,叶卵圆形,叶面平滑,绿色,蜡粉较少,叶基部有裂片。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2.5~3厘米,节间稀疏,皮薄,质脆甜,纤维少,品质优良。主薹重100~150克,薹叶狭卵形,侧薹萌发力中等。
(3)台湾中花芥蓝 叶片卵圆形,浓绿色,蜡粉中等,基部有裂片。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2.5~3厘米,单薹重100~150克。薹叶长卵形,白花,薹形美观,品质好,侧薹萌发力中等。
3.晚熟种
这种品种不耐热,冬性较强。温度较高时,花芽分化延迟,营养生长期长,叶簇大,菜薹采收期晚。植株基生叶较密,叶片较大,花薹粗,侧芽萌发力较弱,从播种至初收70— 80天,连续收获期50—60天。主要品种有:
(1)皱叶迟芥蓝 植株高大,叶片大而厚,近圆形,浓绿色,叶面皱缩,蜡粉较少,基部有裂片。主薹高30~35厘米,横径3~4厘米,单薹重200~300克。薹叶卵形,微皱,节间密,侧薹萌发力中上等。花白色,初花时花蕾大而紧密,品质好。
(2)迟花芥蓝 叶片近圆形,浓绿色,叶面平滑,蜡粉少,基部有裂片。主薹高30~ 35厘米,横径3—3.5厘米,花白色,初花时花蕾较大,薹叶卵形,品质好。主薹重150~ 250克,侧薹萌发力中等。
(3)钢壳叶芥蓝 植株较高大粗壮,生长旺盛,叶近圆形,叶肉较薄,蜡粉少,叶面稍皱,叶缘略向内弯,形如壳状,叶基部深裂成耳状裂片。主薹重100克,质地脆嫩,纤维少,侧薹萌发力中等,适合保护地栽堵。
芥蓝有白花芥蓝和黄花芥蓝品种。黄花芥蓝只有少量栽培,白花芥蓝的栽培品种多。接其栽培季节可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
早熟芥蓝耐热,供应时间早,基生叶较稀疏,分枝力强,在夏秋可作速生菜栽培,是秋淡期间受消毒者欢迎的品种。主要早熟品种有:
1.细叶早芥蓝(又称柳叶芥蓝)叶卵圆形,淡绿色,叶面皱缩,蜡粉多,基部深烈成耳状裂片。主薹高25~30厘米,横径2~3厘米。花白花,初花时花蕾着生紧密,花薹品质优良,主薹重100~150克,侧薹萌发力强。
2.皱叶早芥蓝叶片大而厚,椭圆形,浓绿色,叶面皱缩,蜡粉多。主花薹高30~40厘米,横径3~3.5厘米。白花,初花时花蕾着生较松散,茎叶较大,花薹品质好,主薹重150~200克,侧薹萌发力强。
3.白花早芥蓝叶片椭圆形,绿色,叶面稍有皱,蜡粉多。主花薹高20~25厘米,横径2~3厘米。花白色,初花时花蕾着生紧密,薹叶较稀疏,花薹品质好。主薹重100克左右,侧薹萌发力较强。此品种株型紧凑,生长整齐,在早熟芥蓝类型中是比较好的品种。
上一篇: 秋葵有哪些食用方法?
下一篇: 蔬菜如何从灰霉菌的特性看灰霉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