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地制宜,讲究效率。棉花立体种植涉及多种作物、多种因子、多种学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因此,要结合淮北地区土地、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品种进行栽培。
2、优化配置,提高光能利用率。棉花多元多熟立体种植可借助高秆和矮秆、禾本科与豆科、窄叶与宽叶、喜荫与耐荫等作物的配置组成一个复合群体,从而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
3、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棉花多元多熟间套种,减少作物生长总天数,使不同作物在共生期间的生育期共进。重叠交替进行,避免了单一种植从种到收所耗费的时间,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合理搭配、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互利互补。
二、茬口安排。作物让茬后的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耕翻整地,上足基肥,整成畦面包墒宽310厘米。10月下旬,中间70厘米播种小麦、两边各栽4行青菜,行株距25厘米×20厘米,每公顷栽12900株,春节前后让茬。马铃薯于1月下旬进行保温保湿催芽;2月中旬,青菜采收后施肥整地,两边起一垄(垄底宽80厘米,垄面宽60厘米)进行地膜播种,行株距90厘米×20厘米,每公顷栽64500株;5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收让茬。棉花于4月上旬营养钵育苗,5月下旬待马铃薯收获后按宽行100厘米、窄行55厘米、株距30-35厘米满幅移栽。
上一篇: 柿子圆斑病如何诊断?
下一篇: 如何防治辣椒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