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含糖量高,容易受病虫害侵染,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抗病性品种
不同甜玉米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超甜28、超甜711等甜玉米一代杂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对纹枯病、大小斑病均有较强的抗性。
二、合理轮作及适当种植密度
为减少病虫害发生,应尽量避免在发病率较多的地块连作。前茬最好是瓜豆类、茄果类与玉米亲缘关系较远的作物。但在这类地块种植应注意霜霉病、轻微的软腐病或根茎腐病。因为瓜豆菜地本身有遗留在地里的病变细菌,应做好播种后、幼苗期的防治。于水稻田块要特别注意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种植密度每亩不宜超过3500株,以增加田间的通风透气性,减轻病虫害发生。
三、科学施肥及时排灌
玉米播种5天至10天后即3-4片叶时,可以施第一次肥即定根肥,每亩用尿素5公斤,施在距离植株7-10厘米外,在生长期间,应根据田间观察玉米植株的长势定肥追施,特别是拔节期以后,过多的施氮肥会导致植株抗病性下降,容易感染病害,因为氮肥不宜过迟施用。在施氮肥时,同时要增加磷、钾肥、以提高果穗品质。甜玉米抽雄至雌穗吐丝,接授粉时,需水较多,田间土壤湿度70%-80%,但甜玉米在整个生长期不耐涝,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几天的雨后最好喷施一次杀菌药。如果在田间发现有严重茎腐病、纹枯病的植株,应连根拔除,远离田间掩埋或烧掉。在连作玉米田收获后应清理植株残体和田间边杂草,消灭害虫栖息的场所,最好带出田间烧掉或掩埋。
四、化学药剂防治
1、纹枯病。在发现病变初期,可用井岗霉素300倍液、退菌特600倍、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进行防治。喷药时,重点喷入叶面、叶背、果穗以下的茎叶为佳。如果是霜霉病,可用58%的雷多米尔800倍或是瑞毒霉800倍进行防治。
2、大、小叶斑病可用73%百菌清500-7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在心叶末期到抽丝期间喷施,每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3、地下害虫的防治:播种时用甲拌磷颗粒剂或是毒死蜱颗粒剂。每亩用2-3公斤,平均施撒播种沟内。也可用地乐灵兑水拌种,根据每天要播的种子量来定药量,兑水拌匀。一般3公斤种子用药5毫升兑水拌匀,不要晒干立即播种。
4、螟虫防治:在玉米7-8叶时可投放瑞德丰撒宝颗粒剂拌细砂放于玉米喇叭口上。到10-13片叶,在玉米抽雄期间,也可用50%巴丹粉剂1000倍,高绿宝800倍、杀虫双500倍、玉米虫清1500倍、克蚜螟1000倍,在这几种类型农药轮换兑水喷施于玉米喇叭口灌入心叶。
5、粘虫防治:授粉将要结束后,用灭扫利1000倍、爱福丁1000倍、杀虫王800倍、速灭杀丁1200倍、氯氰菊脂1000倍、杀虫螨1000倍、溴氰菊脂1000倍。用以上农药2种,轮换使用喷于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能有效防治青苞危害。
6、蚜虫防治:用25%11比虫啉1000倍、克蚜螟1000倍进行防治,施药时应选择对蚜虫有效的农药轮换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而影响防治效果。喷时要重点喷于玉米叶面背面防治。
7、甜玉米在采收前15天不能用机磷乳剂等残留期较长的农药,喷于玉米果穗上面,以确保青苞质量和食用安全。
五、及时清洁田园田间的病叶、病株及隐藏在杂草中的害虫、虫卵是病虫害再次侵染的侵染源。生长期间如发现纹枯病病株要立即拔除,病叶应及时摘除,并将病株及病叶烧毁或深埋。种植前及收获后应清除植株残体和田边杂草,消灭害虫栖息的场所。
1、大斑病:病原菌是一种蠕孢菌,此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的小斑点,几天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发展。大斑病流行适宜温度偏低,一般18-25度,高于25度气温对它有抑制作用。如果7-8月份雨量大,雨日多,温度适宜会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我地一般是夏玉米比春玉米重,晚播的比早播的重。防治措施:一般在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病叶率20%时开始防治。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90%代森锰锌500倍喷雾,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2、小斑病:小斑病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雨量和雨日。气温达到25度以上的月份最适合流行,所以暴雨后如果遇到2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应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大斑病。
3、玉米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杆。7-8月份降雨次数多、雨量大易诱发病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防治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水500-800倍喷雾防治。
4、玉米病毒病:此病主要是依靠蚜虫和灰飞虱传播,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对蚜虫和灰飞虱的繁殖有直接影响。大雨过后一般不利于传毒昆虫的繁殖,所以病害会减轻。
5、玉米螟:影响玉米螟发生数量的主要原因是虫源,同时和温湿度也有关连。如果6-8月份雨水充沛,往往利于发生。但如果是连阴雨和大暴雨会抑制该虫的发生。防治上一般在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灌心。
6、玉米蚜:玉米蚜的发生和气候条件关系很大,一般在6月中—7月中,天气干旱,旬平均气温26-28度,相对湿度40-70%,旬降雨量不超过20毫米时,易大发生。如果遇到大雨和暴雨,则不利于蚜虫的发生。防治推荐用药吡虫啉。
7、玉米红蜘蛛:此虫发生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干旱少雨季节发生较重。一般大雨过后发生较轻。防治上用40%乐果乳油每亩75毫升喷雾
上一篇: “牧草玉米”的经济效益怎么样?
下一篇: 枇杷树为什么冬天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