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分化出雌穗,二是果穗结实20粒以下,甚至没有籽粒。
一、产生的原因
1.密度、施肥不合理。在同一密度肥力不足的条件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空秆率高。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施单一肥比施配方肥的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施三元肥料的空秆率高。(建议农户按照包装上的密度种植留苗,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
2.高温干旱。大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果穗分化时期,对水最敏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就会影响果穗的正常发育,使果穗停止分化,或分化延迟,导致没有果穗、果穗畸形、吐丝延迟,花期不遇,最终成为空秆。
3.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
4.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生长势强。当外界条件不适,如营养不足等条件出现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而与果穗增多养分,导致雌穗因营养不足而成空秆。
5.营养失调。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茎秆生长旺盛,果穗分化减弱,从而形成空秆。
6.药害:在拔节到大喇叭口期,不当使用化控剂、除草剂,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抑制果穗分化,导致空秆。
7.其他原因。田间管理不均匀一致,生长整齐度差,小苗竞争力弱、发育差、空秆多;病虫草危害,害虫吃掉花丝。
二、预防措施:
1.合理密植。以品种类型和地力及水肥管理水平确定留苗密度。田间缺苗低于10%时,不要补种或移栽。
2.科学施肥:底肥和苗肥,应增施磷钾肥。
3.加强大喇叭口期的水肥管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水,以促进果穗发育,千万不能为了等雨而误了浇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合理使用化控剂:化控剂要在当地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使用,过早、过晚都不能使用化控剂。化控剂不能重喷、过量喷。
5.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上一篇: 如何加工胡萝卜饮料
下一篇: 田杂草日本看麦娘有何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