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灾情监测和调度。继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发展态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灾情信息畅通。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关注台风发生动态,做好干旱、病虫害、草原火灾等灾害电视预报工作,积极组织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指导农民搞好防灾抗灾救灾。
二是提早做好灾害防御工作。台风易发地区,要及时组织农民抢收成熟作物、加固农业设施和畜禽圈舍,提高渔船和养殖设施防灾抗风能力。当前江淮、江南地区要加强中稻水肥调控,防止高温逼熟。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早霜危害。江南、华南地区要做好寒露风的预测预报和防范工作。秋汛易发地区要提前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检查、加固、清淤、除障等工作,确保安全度汛。秋旱易发地区特别是西南重旱区,要积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火灾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农机作用,积极组织农机投入抢收、抢种、排涝、灌溉和农田建设等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三是加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要准确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适时启动疫病防控预案。当前要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进一步加强草原蝗虫和鼠害防治工作。受灾地区要认真做好灾后消毒和免疫工作,坚决防止灾后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四是落实灾后生产恢复措施。要加大灾后生产恢复力度,力求做到受灾地区农业少减产、农民不减收。积极组织农民抓紧修复水毁农田、渔业养殖设施、畜禽圈舍,努力恢复农业生产能力。及时制定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意见,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协调好农用柴油的供应。积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搞好在田作物管理和改种补种,组织好秋冬种生产。
上一篇: 棉花长期自交生活力明显下降吗?
下一篇: 母猪磨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