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桃小食心虫如何预防?

桃小食心虫如何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桃小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幼虫出土和孵化期。以地面防治(在桃小出土前地面用药)为主,树上喷药为辅。

桃小食心虫是危害果品的主要害虫,近年,我们对未套袋苹果园进行了桃小食心虫药剂防治试验,试验分三个处理: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桃小食心虫速效性好,药后第五天防效可达65.05%,但对天敌有一定杀伤作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速效性虽然差一些,但持效期长,药后10天防效高达73.3%,而且不伤害天敌,是生产无公害苹果适宜推广的药剂。

根据桃小食心虫在土壤中越冬和树上蛀果危害的特点,其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虫情动态调查,抓好地面和树上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人工防治结合,辅助其它防治措施,力求将桃小食心虫控制在蛀果危害之前。

1、降低越冬幼虫数量①挖拣越冬茧,尤其注意地下根皮裂缝处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在树干根颈附近挖;②扬土晒茧:在晚秋幼虫脱果入土做茧越冬后,把距枣树干约80cm,深16cm的表土铲起撒于田间,并把贴于根颈上的虫茧一起铲下,使虫茧暴露于地表,经过冬春的风吹冷冻而死亡。③春季对树千周围半径100cm内的地面覆盖地膜,能抑制幼虫出土、化蛹、羽化。④利用幼虫在树下集中越冬的习性,5月底前在树干周围半径50cm范围内堆高约20cm左右的土堆,并拍打结实,可阻止越冬幼虫出土。利用第1代老熟脱果幼虫多在树干根颈附近做茧的习性,8月中旬可用同法再培一次土堆。⑤抓越冬幼虫出土期药剂防治。如灭扫利2000~3000倍液地面喷撒,采用机油与2.5%溴氰菊酯按:100:12的比例与沙子混拌,在平均气温达18℃,土壤含水量9%时进行出土防治。

2、利用桃小性诱剂诱捕成虫在集中产地每60~100平方米设一诱捕器,可作为成虫发生期预报,指导地面喷药或树上喷药,同时可以诱捕到大量孕卵的雌成虫和未交尾或仍可交尾的雄成虫,直接起防治作用。

3、树上喷药防止蛀果树上喷药掌握在成虫羽化产卵和卵的孵化期进行。可喷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2000倍、灭幼脲3号1500倍液、20%氰戊菊酯4000倍等,杀死成虫和卵及蛀果幼虫,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喷1次,隔10天再喷1次;第二代成虫发生盛期连续喷2次,间隔7~10天。

4、清除虫枣7月下旬以后,将落地的虫枣收集深埋或煮熟喂猪,及时将树上提前变红的虫枣摘掉,把大风吹落的虫果拾起,集中烧毁处理。提倡枣园养鸡,枣园养鸡可啄食从枣果内吐丝落地越冬幼虫和越冬后出土幼虫、蛹及部分要出土的羽化成虫。

⑴树下防治当出土幼虫达5%时,开始地面施药,将越冬幼虫毒杀于出土过程中,常用药剂:800倍48%“天剑5号”(毒死蜱),200倍25%辛硫磷微胶囊剂,200倍50%地亚农乳剂等药液。在树冠下距树干1米范围内的地面细致喷雾,喷至地面湿透。亦可将药液喷于50千克细土中,混合均匀,制成毒土,撒于树下。亦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地亚农颗粒剂,亩用7千克,均匀撒于树盘中。无论采用那种方法,施药后都应浅锄,锄后或盖土、或覆草,以延长药剂残效期,提高杀虫效果。

  ⑵树上喷药根据测报结果,发现少量成虫时开始喷洒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或2000倍天达虫酰肼药液,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杀灭虫卵及初孵幼虫。

  ⑶保护利用天敌中国齿腿姬蜂和甲腹茧峰等是桃小食心虫的寄生性天敌,白僵菌等是其寄生菌。在适宜地区自然寄生率可达30%-50%。另外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新线虫和我国山东发现的泰山1号线虫,对桃小食虫的寄生能力都很强,杀虫效果分别为91.8%--95%和70.8%。,发挥以上天敌的灭虫效益,对防治桃小作用显著。因此,应注意在枣园中严禁喷洒剧毒农药,以便保护好以上自然天敌。

  (4)结合秋施基肥,把树盘半径1米内的表层土壤及落地虫果填入施肥坑底部,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幼虫;4月中旬树盘覆盖地膜,用土压严可阻挡羽化的成虫飞出产卵。

  (5)要注意联防,附近枣园和苹枣园等应同时防治,以巩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