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怎样培养平菇菌种? 其他蔬菜

怎样培养平菇菌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母种制作:1、母种培养基配方:(1)马铃茨琼脂(PDA)培养基。(2)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2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酸碱度7.0。(3)日本培养基(1978年):淀粉70-80克,葡萄糖10克、玉米浆25-20克、磷酸二氢钾1克、氯化锌4毫克、水1000毫升。(4)保加利亚培养基(1968年):甘蔗糖蜜5%、硝酸铵0.3%、硫酸铵0.1%、水1000毫升。2、分离方法: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3、菇体选择及培养:选择丛生、健壮、出菇早、菌盖未完全展开,体形正常,无病虫害的菇体。分离后在26摄氏度中培养3-5天,菌丝体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即可使用。

二、原种、栽培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相同。1、培养基配方:(1)麦粒培养基:小麦100斤,石膏1.5斤,碳酸钙0.5斤,含水量65-70%。(2)木屑培养基:木屑75斤、麦麸20斤、花生饼或黄豆饼粉3斤、石膏1.5斤、碳酸钙0.5斤,含水量65-70%。(3)稻草粉培养基:稻草碎75斤,麸皮20斤,花生饼粉3斤,石膏1.5斤,碳酸钙0.5斤,水65-70%、(4)破籽棉培养基:破籽棉98斤、石膏1斤、碳酸钙0.5斤、石灰粉0.5斤、水65%。2、培养料装入菌种瓶或菌种袋,按常规灭菌。降温至30摄氏度时送进接种室接种。接种后在28-30摄氏度下培养25-30天即可使用。

三、平菇菌种质量:菌丝浓密,洁白,粗壮呈棉絮状,有爬壁现象。被分解的培养料呈白色或淡黄色,菌丝均匀,有少量珊瑚状原基为优良菌种。若菌丝稀疏或成束生长,不均匀的,可能是培养料过湿。若培养基表面或瓶壁出现大量原基,为菌龄过长,应尽快使用或不使用。若培养基萎缩,脱离瓶壁,底部有浅黄或红褐色积液,为菌体老化,开始自溶,不宜使用。

1.玉米粒浸泡和水煮。选无霉变、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0小时--12小时,捞去漂浮的玉米粒,然后再煮3小时--4小时,勤搅拌,多补水,至玉米粒无白心时为宜。 2.装袋(瓶)灭菌。将沥净水的玉米粒加玉米干重10%的辅料(辅料配方为:棉子皮78%,麸皮20%,石膏1%,白糖1%,料:水=1:1.4--1:1.6),拌匀后装袋(瓶),高压灭菌2小时或常压灭菌10小时,待冷却后接种,培养,便可获得高质量的菌种

菌种分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 通常也称一级种、 二级种、 三级种。1. 母种培养培养母种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 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 1,000 毫升培养基,用土豆 200 克, 琼脂(洋菜) 18-20 克,葡萄糖 20 克。 做法:先将土豆 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 1 ,000 毫升水中煮沸 30 分钟,用 6-8 层沙布过滤, 补足损失水分。将琼脂加入溶化后,加进溶解的糖, 补充水分至 1,000 毫升。 以后分装试管, 每管装量 1/5-1/4, 并加棉塞、 包纸。在 1.2 公斤压力下灭菌 30 分钟, 趁热摆成斜面。冷却后置于 25-27℃条件下观察无杂菌即可接种。一支母种可转管 25-30 支。 在 无菌操作下接种的试管置于 25℃左右恒温条件下培养,半个月左右 菌丝可长满试管。培养过程中应注意除掉杂菌污染的试管。培养好的 母种移人冰箱,在 4℃条件下保存半年, 或室温保存三个月。 2.原 种培养:原种培养原料可用木屑(锯末)或棉籽皮。木屑培养基配方: 木屑 78%,麦麸或米糠 20%,糖 1%,石膏 1%(生、熟石膏均可但 生石膏一定要磨成粉方可应用) 。棉籽皮培养基配方:河北省晋县用 100 斤棉籽皮加上豆浸出汁水 3%,(3 斤土豆切成碎泥煮沸 30 分钟 的滤液) ,糖 0.1%,硫酸镁 0.1%(按水量的千分之一) 做法:培 。 养料加水拌合均匀,培养料的湿度以用手紧握料,指缝内见水珠,而 滴不下来为宜,一般料水比 1:12-1.3(即 100 斤料加水 120-130 斤) 。 然后装瓶,装瓶方法是边装边将瓶轻轻地抖动,使瓶上下部紧适中, 装至瓶肩部将料压平,洗净瓶口内外的培养料,加棉塞包纸捆好放进 高压消毒锅内进行灭菌,在 1.5 公斤压力下灭菌一小时。冷却后,在 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将试管种母种接入瓶中,一支母种可接 4-5 瓶 原种, 接种后置于 25℃恒温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左右菌丝可长满瓶, 即为原种。 3.裁培种:栽培种的制备实际上就是原种进行一次扩大 繁殖。栽培种木屑培养基的配方同原种培养的配方。棉籽皮培养基的 配方也同原种培养的配方。装瓶后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把原种菌种 接入栽培种瓶内。一瓶 750 毫升原种可接 80-100 瓶栽培后。接种后 置于 25℃恒温条件下培育一个月左右,长满瓶后即可播种。在培养 原种和栽培种时,接种后每隔 2-3 天要检查一次, 直至菌丝长满料 面后每周检查一次。拣出有杂菌污染的菌种,并远离培养室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