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架子牛的常见病及防疫?

架子牛的常见病及防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前胃驰缓:是指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下降,影响前胃消化机能正常进行,而呈前胃机能扰乱的一种疾病。

  本病中兽医学称为脾虚慢草。多发于老龄、体弱的舍饲牛。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1、病因病理

  (1)饲喂不节:如时饥时饱,饮水不足或过多,或长期饲喂难以消化的草料,如麦糠、豆秸、玉米秸、半干半湿的红薯蔓等,以致脾胃受损,日久则造成腐熟运化功能降低,而引起本病。

  (2)病后失调:如热病初愈或产犊之后,元气未充,气血未复,过早使役或喂给缺乏营养的饲料,致使脾胃阴虚,运化失常。

  (3)外感所伤:如久卧湿地,夜露风霜,阴雨苦淋,带汗涉水,或空肠过饮冷水,或饲喂冰冻草料,以致寒湿内侵,脾胃阳虚,运化无力。

  2、辨症施治

  (1)脾胃气虚型

  主症:精神萎顿,耳耷头低,被毛松乱,慢草或不食,反刍减少甚至停止,瘤胃蠕动音减弱,时有胀肚,粪便粗糙,混有未消化的草料,排粪带气。日久则逐渐消瘦,四肢无力,触压瘤胃充满半液状内容物,不很坚硬,有时拉稀,或便秘与拉稀交替发生,口色淡白,脉象无力,鼻镜汗不成珠。

  治法:补中益气,佐以健脾消食。

  A 方药:可内服健脾散(验方)。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干姜、炒三仙各30克,木香、陈皮、肉豆蔻各25克,甘草15克,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B 针治:可针脾俞、百会、关元俞、顺气等穴。

  (2)脾胃阳虚型

  主症:除具有气虚型症状外,兼有耳、鼻、角及四肢发凉,口津滑利,口色淡白,苔腻,粪稀尿清,脉象沉迟而弱的阳虚外寒证。

  治法:温补中阳,佐以健脾消食。

  A 方药:①可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味内服。党参、白术各60克,当归、炙甘草各30克,川芎、木香、肉桂、干姜各20克,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②验方:细辛、官桂、青皮、茵陈、白芍、桂心、苍术、藁本、茴香各30克,葱白15克,水煎去渣,候温加黄酒0.5公斤,同调灌服。

  B 针治:可大针百会,脾俞穴。

  (3)脾胃阴虚型

  主症: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反刍减少或废绝,粪便干黑呈球状,有的外面包有一层白色粘液,尿短呈黄色,口干,鼻镜干燥,口色暗红,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胃阴,佐以健脾消食。

  A 方药:验方(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党参、白芍、鸡内金各45克,生地、麦冬、玄参、瓜蒌仁(捣烂)各60克,玉竹、石斛、莱菔子各30克,山楂90克,共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B 针治:可针耳尖、尾尖、蹄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