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化学防治是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控制茶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茶叶的稳产优质,把农药的残留量控制在所允许的水平之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茶树上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有很大差异。现有的农药品种很多,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对象和作用特点。在使用农药之前,必须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 做到对症用药,才能达到防治目的。
2、适期用药: 茶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时期,随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在它们的各个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和抗药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要尽可能地按照植保部门根据茶树病虫害实际发生、天敌数量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情况,达到防治指标才适时用药,把病虫消灭在危害之初。如茶假眼小绿叶蝉应掌握在低龄若虫盛发期 ;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对有些害虫,还要掌握它的活动规律,如斜纹夜蛾喜欢傍晚至次日清晨出来活动,应选择黄昏之后用药,效果最好。有条件的地方,应以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
3、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相同成分的农药一个茶季只能使用一次,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可选用吡蚜酮、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农药轮换使用。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甲可选用杀螟丹与白僵菌混用。
4、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保证防治效果: 这是充分发挥药效巧、准、狠地消灭病虫害的关键,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方式不同,要求用药时讲究防治策略。①正确掌握用药量、药液浓度和用药次数。应按照农药标签或说明书上的推荐用药量,不能为了消灭病虫害而任意加大用量。如果用量过高,不仅造成农药浪费,增加成本及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出现药害。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亩用药液量在70公斤左右。用药次数,要从病虫害发生程度的轻重来决定,病虫害没有达到防治指标,不要用药。②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③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以为害茶树叶背为主,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均匀周到。
5、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为了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农药的残留标准。在茶叶实际生产过程中茶园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制剂,尽量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并严格按照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准提前采摘安全间隔期不够的茶青。
6、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进一步推行农资准入报备制度,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
上一篇: 联合播种有啥优点?
下一篇: 乳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