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四季豆如何栽培才能高产? 其他蔬菜

四季豆如何栽培才能高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 播种

我县秋季四季豆播种期一般在8月中、下旬。由于秋季高温干旱,四季豆必须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疏松肥沃、距水源近的土壤,并避免与当年豆科作物连作,可采用直播方法。秋季四季豆开花节位比春季四季豆高,但分枝少,播种密度可适当加大。一般采用90~100厘米×20厘米或66厘米×27~30厘米的株行距,每亩保证3000窝以上。播种前应施腐熟人畜肥作底肥,每亩2000千克并加入过磷酸钙40千克和草木灰100千克。

二、田间管理

前期加强抗旱保苗。根据旱情,淋施淡粪水,保持菜苗周围土壤湿润,并注意松土、除草和追肥。特别是在上架前应重施肥一次,并适当垒厢。开花结荚期要注意追肥,并用0.1%的磷酸二氢钾或0.03%的“稀土”进行根外追肥,可提高四季豆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

1、四季豆根腐病

危害主根和地下茎,病株叶片变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但不脱落;病株侧根很少和矮化;主根全部被害后,地上部茎叶枯萎死亡。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根腐病发生。防治方法: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可与白菜类、葱蒜类等蔬菜轮作;低洼地或易渍水地采用高畦深沟种植,防治大水漫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发病期间可用2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菜株的茎基部,每7~10天喷射一次,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敌克松1500倍液,连喷2~3次。

2、四季豆锈病

危害叶片、叶柄、茎和豆荚,以叶片被害最常见。在叶片上初生黄白色或苍白色斑点,稍隆起,扩大后为黄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状物,在叶背发生较多。高温高湿发病较重。防治方法:采收后把遗留地上的枝叶深埋土中,消灭病菌;发病期间及时喷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共2~3次。

3、四季豆炭疽病

危害叶、茎和豆荚。叶片发病始于叶背,变褐扩展为多角形网壮斑;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凹陷龟裂,呈锈褐色细条,病斑联合形成长条状。冷凉多湿、土壤粘重、种植过密等条件下发病较重。防治方法:播种前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也可将种子浸在200倍福尔马林液中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4、美洲斑潜蝇

该虫是新传入重庆市的检疫害虫,已呈蔓延之势。每年7~9月危害严重,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在叶片内造成大量弯曲白色隧道,严重影响产量和产品质量。防治方法:严格疫情普查、封锁、监测、控制等工作,防治扩散蔓延;注意田园清洁,摘除带虫枝叶,采用水旱轮作;用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防治1~2龄幼虫,用0.9%集琦虫螨克乳油1500~2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剂1500倍液喷洒植株,连续2~3次。

5、四季豆蚜虫

蚜虫在温度24~26℃,相对湿度60~70%的适宜气候条件下繁殖力强,极易造成严重危害。防治方法:喷洒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4000~60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1 整地作畦 春植青刀豆,一般在4月中旬以后,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结合深耕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施2500~3000kg,并结合增施磷、钾肥,耕刨耙平后作畦,畦宽150cm,畦面净宽85cm,散施复合肥15~20kg。

2 播种 春季晚霜过后,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13℃时,进行播种。播前严格挑选种子,以保证苗全、齐、壮。也可温床育苗。播种前,先进行浸种,用35℃~40℃的温水浸种3~4小时,再取出闷置一夜,次晨用54℃的热水浸种3~4小时,并随时搅拌后,即可播种。另外,还可以进行催芽的办法,必须掌握浸种的水量稍多于种子量,使完全吸水以后,放置25℃左右的温度处,每6小时冲洗一次,以免腐烂露芽,即可播种。春季播种蝇蛆为害严重的地区,粪种需隔离,且用杀虫剂拌种。早春土壤含水量少,应在播种前先进造墒,为种子发芽创造适宜条件。播种方法,可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生产上以双行种植为主。每畦播种两行,行距65cm,每墩3~4粒,覆土3cm,要盖风化熟土,深浅一致,每667㎡用种2.24~2.5kg,留苗2800~3000株(穴)。

3 支架 青刀豆进入伸蔓期,生长迅速,要适时设立支架,如果插架过晚,会出现秧爬地生长或秧蔓互相绕在一起,再插支架很难把蔓分开。再者,人工引蔓易伤秧棵、枝叶和花,且费工。因此,在蔓没有伸长以前设立支架,选用2.5m以上的竹竿或长树枝的架杆,要粗壮,以免倒伏造成减产,支架搭成“×”字形,以利枝蔓舒展,藤蔓攀沿,且通风透光,使长成的青刀豆色泽鲜,商品性好,产量高。

4 田间管理

划锄 出苗至插架前,要勤划锄,以促根壮苗,培育出一个节间短、苗壮而不徒长的丰产株型。

适时追肥 青刀豆适应土壤的范围广,但以肥沃土壤磷钾肥含量高为宜,充足磷、钾肥能缩短生育期。N素的需要,尤其是幼苗期和孕蕾期,对N素很敏感,为了促进生长迅速达到良好的收成,一般全生育期追四次肥(N、P、K复合肥),开花前667㎡追尿素10kg或复合肥,结荚后追尿素10kg,以后每隔10天再追一次。

浇水 青刀豆整个生育期对水分要求适中,幼苗期如土壤不十分干燥,不需浇水,以免枝叶徒长,延长花蕾发育,开花期一般不宜浇水,因浇水不当会发生严重落花现象;结荚期是植株最需水时,尤其是采摘嫩荚开始,必须维持土壤湿润。一般幼苗生出2片真叶浇一水,而后中耕一次,至7成花开过,下部豆角已长至3cm左右,再开始浇一水,以促豆荚生长,并增进品质细嫩,以后每隔5~6天浇一水,使土壤水分稳定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

5 加强病虫害防治对菜螟(菜心虫、钻心虫)、小菜蛾(小青虫),要以早防为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抓住喷药时机,以消来1~2龄幼虫效果最好。发现潜叶蝇为害虫株后,及时用0.9%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潜虫净2000~3000倍等进行防治。锈病以早防为主,可用50%的代森铵800~1000倍液或0.3度的石硫合剂防治,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 采收 要适时采摘。因为刀豆生长的特点是周期短、老化快,一天一个样,为了保证商品质量,必须掌握青刀豆长至8~12cm、大约每公斤220条左右、荚皮末纤维化变硬之前及时采摘。一般开花后10天左右,采摘的品质为佳。不宜过粗、过长,影响质量,要多次采取,每隔2~3天采摘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