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切芽块播种的利弊。整薯播种要比切芽块播种增产18~45%,大薯率也比切芽块播种高。此外,种薯上下不同部位的芽,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整薯播种的产量最高,其次是顶芽,再次是中部的芽,基部芽的产量最低,顶芽结薯的商品率也高于中部芽和基部芽。导致基部芽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基部芽是隐芽,播种后出芽晚、生长发育延迟、植株生长势弱等,试验表明,基部芽比顶芽晚出苗6~9天,开花期晚4~6天;整薯播种可以避免通过刀口传播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的机率;整薯播种能增强抗旱能力,出苗率提高8~20%,试验证明,整薯播种15天后,平均每株有10条根,最大根长 8厘米 ,而切芽块播种的只有3条根,最大根长 4厘米 ,这时整薯播种的芽长为 2.1厘米 ,切芽块播种的芽长只有 1.5厘米 。由此可见,生产中应推广小整薯播种,而目前所用的种薯多数是大种薯,必须进行切芽块播种。切芽块播种弊大于利。
② 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5水硫酸铜溶液喷雾,达到消毒的目的,减少芽块被感染病毒的机会。
③ 切刀消毒。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马铃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切芽块的工作人员,每人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每人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后放入盆内消毒,这样每把切刀都有消毒的机会。
④ 切芽块的要求。芽块不宜太少,每个芽块重量要大于 25克 ,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已切下的芽块,要分级堆放,因为马铃薯有顶芽优势的特点,底部的几个芽是隐芽,出苗慢,中部芽出苗强于底部芽,顶芽为复芽,有明显的优势,切芽块时,把底部芽、中间芽、顶芽单放,田间单播。分级栽培,出苗整齐,有利于田间管理,如将这三种芽块混放混栽,顶芽出苗很久后,隐芽刚出苗。田间幼苗大小不一致,给田间管理带来严重困难,也会出现大苗遮小苗的现象,影响小苗的光合作用,造成群体产量下降。
⑤ 切芽块的时期。切芽块要在播种前1~2天进行,或边切芽块边播种,以免芽块放置过久,腐烂、失水。
(1)马铃薯科学切种薯方法:
①40g以下小薯可整薯播种。
②51g-100g的马铃薯薯块,可以纵向一切两瓣。
③100g-150g薯块,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
④150g以上的薯块,从块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根据马铃薯芽眼的排列切成立体小三角形的若干小薯块,并且每个小三角薯块最好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
注意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切块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
(2)马铃薯切块大小:切好的种薯单块重35~40g,每个切块需带2个健全的芽眼。
(3)马铃薯切种时间:一般在播种前2~3天左右,不宜过早切种,防治苗芽多长或水分流失。
(4)药剂拌种:用2千克百分之七十甲基托布津加1千克百分之七十二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千克滑石粉成为粉剂,要求马铃薯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拌种处理,拌好好的粉剂用量是每五十公斤切好的薯块用2公斤混合药拌匀。
马铃薯暖芽切种:
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时,种薯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上一篇: 怀孕母猪发烧不食啥原因?
下一篇: 春季棚菜高效栽培有何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