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丹参有哪些病害?怎样防治? 其他经作

丹参有哪些病害?怎样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根腐病,5-11月发生,6-7月危害严重。初期根系中个别根条或地下茎部受害,继而扩展到整个下部。被害部分发生湿烂,外皮变黑色;地上部分初期个别茎枝先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或用生物农药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或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稀释喷雾,都有良好的效果。
2、菌核病:5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尤为严重。病菌首先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类状菌核和白色的菌色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面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死亡。防治方法:1、保持土壤干燥、及时排除积水,2、发病地可以水田轮作,淹死种核后,再作为丹参栽培田。3、发病初期用50%氯销铵0.5公斤加石灰10公斤拌成天菌药,长期在病株茎的基部中及附近土壤,以防病害蔓延。4、用50%速克灵1000倍浇灌,或用井冈霉素,多菌灵合剂喷雾效果也很明显。
3、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叶部病害,5月开始发生,可延续到秋末。病株叶片病斑密布,汇合、叶片枯死。防制方法:1、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2、剥除茎部发病的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源。3、发病前后喷1:150倍的波尔多液,或喷洒60%代森锌600倍液及50%多菌灵800倍液。
4、白绢病 危害情况及症状:该病主要危害丹参根部。发病初期从茎基部到表土层的主根附近出现白色绢丝状菌核,根部遭受湿腐,后期植株地上部枝叶萎蔫而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株茎基部常有白色菌丝及老鼠屎样的菌核。发生严重的年份造成丹参产量大幅度下降。 防治方法: ①选用健壮的无病种子;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种。 ②发病初期及时挖除病株,连土移出,集中沤肥处理;病穴浇注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速克灵1500倍液;或用木霉制剂每平方米10~15克撒施后疏松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