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株青贮的制作方法
青贮的方式一般有窖贮法、袋贮法、堆贮法等,但每种方法都要求严格封闭、压紧压实、不透气、不漏水,以达到保持水分和厌氧的状态。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如养殖规模、饲养水平、地下水位、土质状况、圈设条件、场地条件等)选择自己的青贮方式。
1、青贮窖的准备工作
大型养殖场一般用青贮窖(池)青贮,小型养殖场可采用地面堆贮或袋装青贮。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青贮窖的深度和宽度,防止漏水和坍塌。青贮窖的深度主要受地下水位限制。考虑取料方便,易于排水管理,小型规模奶牛场适合采用半地下青贮窖。青贮窖地下部分深度应在2米以内,地上部分要保证1米以上。如青贮窖距地下超过2米,取料较为困难。同时,青贮窖的宽度应当取决于取料速度或养殖规模,每天至少取料在15厘米以上。青贮窖宽度小、装填密封快速,可以促进更快更好的发酵;取料面小易于管理,干物质损失小,二次发酵的机体就小,这样可以保证奶牛每天吃到新鲜的青贮饲料。
2、适宜的收割期
全株玉米青贮的材料选择很重要,适宜的收割时机可以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收获过早,籽粒发育不好,淀粉含量低,营养价值丢失;同时原料含水量过高,降低了含糖的浓度,使青贮发臭发粘,而且可以产生较高的酸度,奶牛不愿吃,减少采食量。收获过晚,虽然淀粉的含量高但纤维的消化率差,装窖时不易压实,保留大量空气,有利于霉菌、腐败菌等繁殖,导致发酵的质量差而使青贮霉烂变质。全株玉米青贮要求玉米籽实饱满,茎叶多汁,通常应在玉米蜡熟期最适宜。此时籽实饱满、茎叶多高大多汁。
3、严把刈割时机关
要求玉米全株收获时机,必须达到蜡熟期,含水量在65-70%(从玉米秸杆根部向上出现3-4个黄叶为宜)刈割,其收割部位应掌握在茎基部距离地面15厘米为宜。
4、把好运输切碎、装填、压实、密封、综合关。
运输工具必须无污物,应防止夹带泥水、粪便等污物,特别不能与化肥、农药混运,当天不能贮藏完或需凉干的,不能堆积过多,以防发霉,影响青贮质量。因此要随割随运,及时切碎贮存。原料切碎长度以0.65-1.25公分为宜,超过两公分的不应超过总贮量的10%过长则玉米芯剩在槽内,玉米粒则难以分解消化排出体外,造成浪费。切碎后要及时装填。装填过程中要随时压实,大型青贮窖应用拖拉机等机械压实,中小型青贮窖可以用人工踩实,每装30厘米厚左右就要踩实一次,尤其要将窖的边角踩实。当原料装到超过窖口60公分(中小型窖)或100-150公分(大型窖)时,即可加盖封顶。先铺塑料薄膜,加土30-50公分压实封严,窖顶作成馒头型,有利于排水。
1、青贮窖建设
青贮窖的四角应做成圆弧形。青贮窖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场地和青贮料的多少确定,但墙高不宜超过 2m。
2、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工艺
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工艺一般包括: 收割、铡短、运输、装填、压实和密封。
(1)收割:掌握好玉米的刈割时间,适时刈割对青贮品质很重要,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在抽丝后 35-45 天;二是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达到 30%;三是玉米籽料达到 3/4/乳线。
(2)铡短:切割长度一般要求在 2-75px,切碎或铡短青贮原料后,立即运至青贮场地。
(3)装填:收获的玉米青贮应层层装填到青贮窖中,并尽量缩短装窑时间。
(4)压实:装填前,可在底层铺一些干草,以利吸收全株玉米中渗出的液汁,随装随压,20-750px 压实一次,注意青贮窖的边角,压实过程一般由边缘向中心压紧,压的越实越好。
(5)密封:挤压排出多余空气,青贮料应呈斜坡型或圆顶型,盖好塑料膜,然后覆土 30-1000px 或用轮胎压实,封严不透气。发酵最初几天要注意检查,若发现透气应及时修好。
上一篇: 黄瓜泡泡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