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片湿润时间尽量长。根外喷施后叶片湿润时间越长,植物吸收的养分越多。因此,一般选择下午4时以后,或上午九时以前喷施较好,中午太阳猛烈和大风下雨都不适宜进行。如果是阴天则全天都可进行。
(2)溶液要充分粘附在叶片上。为了做到这一点,一般使用性能较好的喷雾器;最好混合少量的“湿润剂”,如中性肥皂等,浓度一般用0.1~0.2%,以促进养分透入叶内。
(3)营养液的浓度和酸碱度要适当。在允许的浓度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越有利于叶部的吸收,并可减少配制过多的溶液,浓度太大会灼伤叶片并妨碍吸收。各种作物能忍受的浓度是不同的,一般禾谷类作物可浓些,豆类、果树等双子叶作物可稀些;幼嫩植株可浓些。一般大量营养元素的盐溶液浓度大致为0.2~2%,微量元素的盐溶液大致为0.01~0.1%(或者纯养分浓度0.01%)。
营养液的酸碱度一般要接近中性,过酸过碱都不利于作物吸收养分。溶液过酸过碱可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近中性,如果溶液中的主要养分是阳离子则可把溶液调至微碱性。如果是阴离子(如硝酸根和磷酸根等)则可调到微酸性。因为这样有利于作物对这些离子的吸收。
(4)溶液要喷在叶背上。因叶背的气孔多,组织又较疏松,养分容易渗入,而且叶背溶液干得慢,但禾谷类作物因叶面也有不少气孔也可两面喷,如果喷施一些在植物体中不易移动的养分,如硼、钙、铁、锰、钼、锌,一般要注意喷在新稍新叶上。由于根外施肥应进行两次以上,可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可喷50~70公斤水溶液。
1、根据根外追肥的目的和时期,选择好肥料种类和适宜浓度,过浓易灼伤叶片,引起肥害,过稀肥效不明显。
2、根外追肥的外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适宜时间为天气晴朗、无风的上午9时之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肥后48小时内如果降雨则必须重喷,根外追肥一般在地面覆盖度达到60%以上时才进行,特殊需要可随时进。
3、药、肥混用,混合时不产生沉淀物,对作物不产生危害,药、肥混用时互不影响肥效或药效才可混用。
上一篇: 我国是怎样划分马铃薯区域的?
下一篇: 秋葵毒毛虫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