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请问荠菜的营养价值? 其他经作

请问荠菜的营养价值?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荠菜具有健脾利水、止血解毒、降压明目等功效,主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

2、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还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

3、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4、荠菜所含的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并抑制眼晶状体的醛还原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有疗效。

5、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粪便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每100克新鲜荠菜中,含水分90.6克,蛋白质2.9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纤维1.7克,灰分1.4克,钾280毫克,钠31.6毫克,钙294毫克,镁37毫克,磷8l毫克,铁5.4毫克,锰0.65毫克。锌0.68毫克,铜0.29毫克,硒O.51微克,胡萝卜素2.59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抗坏血酸44毫克,尼克酸0.5毫克。

【功能主治】

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治叶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压病;赤白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
①《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②《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③《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④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⑤《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⑥《纲目》:"明目,益胃。"

⑦《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⑧《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⑨《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屎。"

⑩《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捣汁点眼。

【选方】

①治痢疾:㈠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日用本草》)㈡荠莱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阳症水肿:荠菜根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

④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

⑦治眼生翳膜:荠菜不拘多少,洗净,焙干,碾为末,细研,每夜卧时,先净洗眼了,挑半米许,安两大眦头,涩痛莫疑。(《圣济总录》)

⑧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白茅根四至五两。水煎,可代茶长服。(《福建民间草药》)

---摘自http://ypk.39.net/zcy/zxy/7de50.html#gongn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