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番茄的病毒病防治的最好办法? 番茄

番茄的病毒病防治的最好办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预防方案:

案一: TY病毒Ⅱ号30-50ml,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1次。

方案二:翠杰50g,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1次。

治疗方案:

方案一:TY病毒1号40g(冬春茬40g,夏秋茬6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方案二:TY病毒1号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最难的是西红柿TY病毒病,其防治方法为: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健苗    (1)根据不同西红柿品种的感、抗病表现,选用抗、耐病品种育苗。合理安排茬口,错开发病高峰,尽量避开烟粉虱高发期定植番茄。不同种植区要集中统一育苗,便于苗期集中管理。    (2)育苗床要与定植田分开,做好杂草的防除,同时使用40目防虫网隔离,避免苗期感染;苗床悬挂粘虫色胶板诱杀烟粉虱,减少传毒媒介。(3)苗期喷S-诱抗素2000倍液+混合脂肪酸500倍液1~2次,降低病毒感染。定期喷洒防治烟粉虱的农药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苦参碱、啶虫脒等,避免苗期感染病毒。移栽前7天喷施杀虫剂防治烟粉虱,避免带虫或带毒植株移入大棚。    (4)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苗期要合理配方施肥,适当增施微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和浇水量,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病力。    2、加强定植棚室的管理    (1)尽量避免与茄科蔬菜连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烟粉虱种群发生量。如避免番茄、黄瓜、豆类混栽换茬,以减轻烟粉虱发生。及时清除田间及棚内外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苗期长势过旺和田间土壤干燥的田块发病较重。    (2)移栽前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在栽培上要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适当增施磷钾肥,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尽量减少其他人员随意串棚,如确需进棚的,注意衣服和鞋帽的清洁,换整洁衣装,避免人为串棚传播烟粉虱。注意田间管理防止接触传染,在绑蔓、整枝、打杈、蘸花和摘果等操作时,应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清洗,减少人为传播。    3、隔离、诱杀及生物防治    棚室通风口处设置40目防虫网,必要时在防虫网上喷涂触杀型杀虫剂或在棚内靠近防虫网内侧设置诱虫板,诱杀个别从防风口穿过防虫网进入棚室的烟粉虱。定植后悬挂深黄色诱杀板诱杀烟粉虱,可用1米×0.2米纤维板或硬纸板,涂成深黄色,再涂一层粘油 (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每亩设置32~34块,置于行间,悬挂高度略高于植株高度,黄板上机油过7~10天需重涂1次。西红柿定植后要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烟粉虱的发生。    4、药剂防治烟粉虱    发现西红柿植株上有烟粉虱危害时,采用农药熏蒸和硫磺蒸发器熏蒸驱赶熏杀烟粉虱,保护地内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棚。或者交替使用以下药剂喷雾防治:1.8%阿维菌素15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等;也可选用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与上述农药轮换使用。    5、及时喷施抗病毒制剂    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S-诱抗素2000倍液+混合脂肪酸500倍液,能提高番茄抗病性和耐病性。田间发现病株时除立即拔除外,还要在发病初期(5~6叶期)开始喷药预防与治疗,药剂为3.85%病毒必克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药后隔7天再喷1次,连续喷3次;也可用20%病毒A(吗啉胍、乙酮合剂)500倍液喷雾;还可用2%菌克毒克水乳剂250倍每隔7天连续喷2~3次,起到防治疗效。    6、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残体    棚内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结合整枝及时除去植株下部烟粉虱虫、卵枝叶。整个生长季节结束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所有的植株体并采取深埋或焚烧的办法妥善处理。发病较重的棚室及时毁种,清除烧毁残枝、落叶、落果,使用磷酸三钠、敌敌畏、甲醛等对温室进行全面消毒,并闭棚3天以上,防止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下茬番茄的传染。

物理防治措施

  1、黄板诱杀。因蚜虫、烟粉虱成虫具有趋黄色特性,可在棚内于植株部略高处设黄板诱杀,每亩设30—40个,可减轻害虫危害。

  2、设置防虫网隔离。在大棚放风口处放置高密度防虫网(40~60目)可有效减轻蚜虫、烟粉虱的传播,预防病毒病发生。  

 化学防治措施

  1、杀虫防病。重点防治蚜虫、烟粉虱,切断传播途径。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在烟粉虱若虫期,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2、在发病初期,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病毒A500倍液喷雾,可有效抑制和减缓病毒病发生。

1.选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毒源,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实行无病毒种子栽培。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定植地要选用未种过西红柿或未发生西红柿病毒病的田块,一定要进行深耕。
3.实行轮作换茬。避免多年连作,减少西红柿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育苗地和栽植棚地应彻底清除带毒杂草、病株,减少病毒病的毒源;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4.栽培防病措施。一是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定植时要求带花蕾,但又不老化;二是适时早定植,促进壮苗早发;三是中耕锄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晚打杈,早采收。
5.早期防蚜虫、粉虱。育苗地和栽植地应尽早用10%可湿性粉剂蚜虱净防治杂草以及周边的带毒蚜虫、粉虱等,杜绝蚜虫、粉虱等昆虫媒介传播,可有效地预防病毒侵染,减轻西红柿病毒病的发生。
6.药剂防治。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的病毒A600倍液于幼苗期喷2次,花后每10天喷1次,连喷3~4次。


番茄病毒病在田间症状主要有3种,①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植株略矮;②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变为巨花;③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条形斑块,斑块不深入茎、果内部。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田间农事操作(如打杈、整枝等)和蚜虫、烟粉虱危害,因此防治番茄病毒病,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防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嫁接苗。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番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因此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尤为重要,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
  2、实行轮作换茬。避免多年连作,减少西红柿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育苗前彻底清除棚内外杂草和残留植株;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定植时要求带花蕾,但又不老化; 中耕锄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晚打杈,及时浇水。在整枝、打杈、摘果时,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充分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二、物理防治措施
  1、黄板诱杀。因蚜虫、烟粉虱成虫具有趋黄色特性,可在棚内于植株部略高处设黄板诱杀,每亩设30—40个,可减轻害虫危害。
  2、设置防虫网隔离。在大棚放风口处放置高密度防虫网(40~60目)可有效减轻蚜虫、烟粉虱的传播,预防病毒病发生。
  三、化学防治措施
  1、杀虫防病。重点防治蚜虫、烟粉虱,切断传播途径。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在烟粉虱若虫期,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2、在发病初期,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病毒A500倍液喷雾,可有效抑制和减缓病毒病发生。

预防:

1: TY病毒Ⅱ号30-50ml,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1次。

2:翠杰50g,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1次。

治疗:

1:TY病毒1号40g(冬春茬40g,夏秋茬6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2:TY病毒1号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