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为什么夏季猪高热病应按湿热疫论治?

为什么夏季猪高热病应按湿热疫论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湿热疫一般发生在夏至至秋分之间,是湿邪致病,我国长江以南河流湖泊众多,气候潮湿,最易发生。随着气温升高,我国长江以北也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北方也会发生湿温病。所以,猪高热病会先从南方开始,然后随着气温升高,由南向北传播,传遍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中医和中兽医学将外感病的原因归结于风寒暑湿燥火,湿温病是湿邪致病,那么自然界有没有湿邪呢?没有,只有潮湿多雨的的气候环境。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人的体内水湿内盛,高温人要喝水,高湿时人呼吸潮湿的空气,肺脏又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加重了肺、脾的负担。脾主运化水湿,脾将吸收的水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肤,起起温润皮肤的作用,通过肺的肃降作用下输肾和膀胱。当感染外邪发病以后,中医辨证要看疾病对你的体内环境造成了哪些破坏,他观察舌苔,苔白腻或白而滑润,脉象濡,判断出你的体内水湿内盛,又有发烧,就说你患了湿温病,想办法燥湿利水。也就是说,中医是根据疾病对你造成的后果来推断病因,这叫“溯证求因”,治疗就是恢复被破坏的内环境,不直接去针对病原菌。这就是中西医对疾病病因认识的根本不同之处,也是一些人斥责中医不科学的依据。
其次,体质因素,我已说过多次,现在的猪动不动就腹泻,多是脾虚之体,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脾不能制约水液,水湿泛滥,水走大肠则泻,虚者补之,用党参、白术、黄芪等补气健脾;从病因一方看,湿邪内盛则发生腹泻,用藿香正气散一类的方药芳香化湿,湿浊化尽,发热自退。脾虚的根本是肾阳虚,肾阳又叫命门火,肾火衰微,火不暖土(脾胃是土),腐熟无权,完谷不化,意思是说,脾胃是锅,肾阳是锅底的火,锅底没火饭就做不熟,拉出来的是不消化的谷子。猪群保健的正确方法是补气健脾的同时温补肾阳,这就是现今猪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湿性阴寒,湿邪伤及肾阳不足的猪,不发热或体温下降,死亡也死得奇奇怪怪的,全身发白,突然死亡,弄得人莫能明奇妙。或者湿温病后期,阳气衰亡,四肢不能站立,这都是寒邪伤人阳气的种种表现。或者严重腹泻,不用含有大辛大热的附子的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方剂治疗,迷信于输液怕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