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缺锌多出现在植株中、下部叶上,植株多呈矮化状态。上部叶片细小,呈丛生状,俗称“小叶症”,一般不出现黄化现象。
从中部叶开始褪色,与健康叶比较,叶脉清晰可见,随后叶脉间叶肉逐渐褪色,有不规则形的褐色坏死斑点,叶缘也从黄化逐渐变成浅褐色至褐色。因叶缘枯死,叶片会向外侧稍微卷曲,并有硬化现象。
坏死症状发生迅速,几天之内就可能导致叶片枯萎。生长点附近的节问缩短,新叶不黄化。叶片尤其是小叶叶柄向下弯曲,卷起呈圆形或螺旋形。果实色泽偏向橙色。
防治方法 苗期提高设施温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0℃以上,夜温保持在15℃左右,同时保持土壤湿润。不要过量施用磷肥。目前,锌肥主要为硫酸锌,此外还有氧化锌、硝酸锌、碱式硫酸锌、碱式碳酸锌、尿素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锌及含锌的复合叶面肥等。生产上为预防缺锌,通常于定植前在基肥中施用硫酸锌,每667平方米施用1.5千克。作为应急对策可用硫酸锌0.1%~0.2%水溶液喷洒叶面。
上一篇: 造成玉米空秆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