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泥鳅 > 稻田高密度养殖泥鳅技术? 泥鳅

稻田高密度养殖泥鳅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

稻田建设

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面积2亩~10亩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

鳅种放养

鳅种最好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克~25克,雄性体重12克以上。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厘米~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克~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饲养管理

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天~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千克。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千克左右的尿素或2.5千克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投饵 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月~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两次,投饵率为10%。9月~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小时~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控制水位 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疾病防治 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千克~1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药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天~5天,或插秧后5天~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