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洋葱 > 洋葱的病害有哪些? 洋葱

洋葱的病害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洋葱立枯病 为洋葱育苗期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立枯病发生后,病苗的茎基部变褐,若干天后病部收缩细缴,茎叶萎垂枯死;如果是稍大的苗发病后,起初在白天出现萎蔫,夜间恢复,但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即逐渐枯死,开始呈现椭圆形暗褐色斑,并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洋葱葱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侵染,这类病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

  洋葱黑粉病 主要在2~3叶期的幼苗上发生。

  洋葱黑斑病 此病多在梅雨季节发癍,尤其长势弱的植株更易染病,故须加强间管理和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洋葱白腐病 洋葱的幼苗及成株的叶片、鳞茎和花薹均可发病。最初叶片先端变黄,继而向下蔓延,在鳞茎和不定根上上生出绒毛状白色菌丝,随呈水浸状而腐烂,后期在菌丝层中产生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菌核

  洋葱软腐病 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病,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重。田间多在鳞茎膨大期发病。在外叶下部产生灰白色、半透明的病斑,使叶鞘基部软化而倒伏,鳞茎颈部出现水漫状凹陷,不久鳞茎内部腐烂,有汁液溢出并有恶臭。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带有臭味的汁液。本病的特点是鳞茎颈部呈水浸状凹陷,并引起腐烂发臭。

  洋葱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除田间发病外,在贮藏过程中仍可继续发病,若防治失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叶部初生近梭形淡褐色至褐色斑,后轮生许多小黑点,由于病斑的发展,可使病斑以上部分枯聂。鳞茎感病时,开始先在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发生淡灰色褐色斑纹,扩大后连结成大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粒点。侵害嫩鳞片时,则先出现黄色凹陷小斑,而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部可探入内部,引起腐烂。此病的特征是轮生的黑色小粒点会突破表皮,用扩大镜可看黑色刚毛,湿度高时,可产生乳白色孢子堆。

  洋葱锈病 主要发病部位是叶和花薹,很少在花器上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表面稍凸出,中心带有橙黄色的病斑,以后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洋葱颈腐病 多发生在洋葱鳞茎的成熟期或贮藏期。除洋葱以外,也可侵染其他葱蒜类蔬菜。生长期间染病,主要在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贮藏期间感病,在鳞茎顶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病斑,变软,淡褐色,鳞片间有灰色霉层。后期有黑褐色小菌核。

  洋葱紫斑病 主要危害洋葱、大葱、也侵染危害大蒜、韭菜。在洋葱主要危害叶片、花梗、鳞茎。病斑首先从叶尖开始发生,或在蓟马危害的伤口处形成,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有黑灰色的霉状物。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呈暗紫色,形成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扩大到全叶,常使葱叶由下向上变黄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鲜葱的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