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后产出的鱼苗,由于生长期短,当年很难达到商品鱼规格,故一般培养成40~60尾/千克的越冬片,作为翌年养成商品鱼的鱼种。这种养殖方式生产的成鱼规格大、整齐,并可在不同时期批量上市。目前,由于我国罗非鱼大规模出口加工的需要,该养殖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采用。培育池条件、清塘、施肥等均与早期苗种培育相同。鱼池面积以1.5~3亩为宜。即中晚期育苗池在前期可用来养越冬鱼种,再培育当年的中晚期育苗到越冬片,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放养密度则根据育成鱼种的规格大小、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苗种下塘时间的迟早而定。6~8月初的鱼苗,放养密度可增大,最高每亩可放养30万尾;9月以后繁育的鱼苗,放养密度降到5万~8万尾之间,力求出池的鱼种达到合适的规格。一般培育成40~60尾/千克左右的鱼种。中晚期苗种培育时的水温已在30℃左右,如放养时水质肥,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可不必喂豆浆,从开始就添加少量的精饲料;也可以先喂豆浆2~3天再投喂精饲料,即施肥与投饵相结合培育。精饲料可制成干粉散撒,投饲量以10分钟内吃完为度,每天2~3次。人工投喂粉状饲料时,要特别注意投饵均匀,投喂时间拉长些,使苗种都能适量吃食而均衡生长。8月以前放养的鱼苗,可采取“促两头、抑中间”的方法培养,即从鱼苗下塘起就加强饲养,到全长3~4厘米时,可减少投饲量,控制其生长。到9月中旬前后再适当增投饲料,以增强其体质,有利于越冬。8月下旬前后放养的鱼苗,应稀养、强化培育,才能达到所要求的规格。
上一篇: 温室平菇常见病的防治?
下一篇: 朱蕉的别称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