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因地制宜地应用抗病品种能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较抗病的品种有津研2号、6号,津杂1号、2号,津春2号、4号,京旭2号,夏青2号,鲁春26号,宁丰1号、2号,冀菜2号,郑黄2号,吉杂2号,夏丰1号,上海洋径,杨行,杭青2号,中农3号等。在推广和种植抗病品种时,要注意控制枯萎病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营养钵育苗,可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性。育苗地与生产地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大田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田间湿度,适时适量灌水,防止大水漫灌,浇水量以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3.药剂防治 苗床发病要及时用药,移栽前要带药下田,大田病害始发期要及时用药。常用的药剂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磷铝水溶性粉剂3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 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双露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
附:温室和大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 生态防治:利用温室和大棚可以控制室内温湿度的条件,根据黄瓜与霜霉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采用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侵染的生态条件,达到防治病害发生流行的目的。具体做法:上午日出后迅速使棚温提高到25~300C,湿度在75%左右,控制温湿度,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要求,增强抗病性,抑制发病。下午适当通风,使棚温度降至20~250C。夜间温度限制在15~120C,在拂晓温度降至最低,湿度达到饱和时进行放风,降低棚内湿度。
2. 高温焖棚:在发病初期进行。选择晴天上午,大棚门窗关闭, 使大棚黄瓜生长点附近温度升高到450C,维持2h, 然后放风降温。处理时要求棚内湿度高,若土壤干燥,可在前一天浇一次水,处理后适当追肥。每次处理间隔7~10天。棚内温度超过470C, 或棚内干燥,会引起生长点拷伤,应特别注意。
3. 药剂熏烟: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安全型)200~300克,密闭熏蒸1夜,次晨开窗通风。隔7天熏1次。
提温降湿,补充营养,无病时每7天左右喷一遍铜制剂和霜霉威盐酸盐或者嘧菌酯来预防。在发病初期,可叶面抓紧喷施2-3遍烯酰玛啉+铜制剂或嘧菌酯进行治疗。
上一篇: 怎样种四季小香葱?
下一篇: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