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设置鱼巢 为了提高鲤鱼、卿鱼等产粘性卵鱼类的增殖效果,一般要在水库设置人工鱼巢。可做鱼巢的材料有:杨柳树须根、棕片、柏树枝、水草(如金鱼藻)、早草(如五节芒等)。鱼巢一般应布置在鱼类的繁殖场,如岸边浅水区、库汉等地。鱼巢的放置时间应在鲤鱼、卿鱼的繁殖期前(3月至4月初)。每扎鱼巢要捆成一束放置,并用拉绳固定在岸边,以免被风吹走。应加强鱼巢的管理,在鱼类的产卵高峰期不准任何船只、网具进入产卵区,防止风浪损坏鱼巢。产卵后及时收集腐烂的鱼巢,以免影响水质。
(2)保护自然增殖 根据鲤鱼、卿鱼的天然繁殖场多在岸边、库汊等浅水区的特性,应在水库中划定鱼类自然繁殖保护区和禁捕期(鱼类的整个繁殖期和幼鱼成长期),在禁捕期内,不准任何个人和单位下库捕鱼,加强渔政管理。
(1)湖泊的自然条件 一般在700公顷(万亩)以下的湖泊,平均水深1.5米左右。湖中水草(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生长茂盛,水草覆盖面积占全湖水面的1/3以上。湖底多为壤土,螺规等软体动物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水位稳定,往来交通船只较少。
(2)放养多种鱼类 根据水草、螺规等丰富的情况,可放养多种鱼类,如草鱼、青鱼、鲤鱼、鲢鱼、鳙鱼等。也可搭配放养一些名优品种,如河蟹、鳜鱼、鲌鱼、黄颡鱼等,以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放养规格应尽量大些,如河蟹为5~10克/只,鳞鱼、编鱼为100~150克/尾。每667平方米的放养量在15~20千克。
(3)保障苗种来源 对于不能在湖中自然繁殖的鱼类(如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等),必须保证其鱼种来源。可在湖中用围网、网箱等培育鱼种,以供大湖放养。有条件的也可在湖周开挖鱼池培育大规格鱼种。
(4) 加强日常管理 在与河流相近的湖泊进、出水口处必须有牢固的拦鱼设施(网片、竹箔等),以防逃鱼,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采用轮捕轮放 湖泊养鱼的产量较高,不能集中捕捞上市,以免造成滞销。应采取全年均衡捕捞上市的方法,并改一次放养为多次放养,充分利用水体,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 白术的化学除草新技术?
下一篇: 鸡群痢菌净中毒的救治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