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外部因素。
1. 经济大环境:经济大环境好,需求旺盛,会带动羊绒原料价格整体走高,反之亦然。
2. 供求关系:行业景气度高,供不应求,整体价格自然走高,反之亦然。
3. 养殖周期:绒山羊公羊的产绒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4岁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母羊在第二次梳绒的时候达到产绒高峰。这就有个周期存在。绒价下跌,杀羊卖肉,存栏减少到一定程度,整体绒价回升;绒价回升,一窝风养羊产绒,直到供大于求,绒价回跌。再接着杀羊卖肉,出现新的一轮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周期性对整体绒价走势正相关。
外部因素对羊绒原料价格的影响,我用了一个同一的限定词“整体性”。这个词很关键。意思是,对绒价整体走势的影响,不涉及原料本身的内在因素。而事实上,原料定价,根本因素是羊绒本身的内部因素。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的是:
二.内在因素
(一)、色泽。山羊绒按颜色分青绒、紫绒、白绒。颜色不同,品质不同,价格也不同。
(二)、长度。长度用毫米(mm)表示,长度在30mm以上的每增加1mm,价格就会提高3-5万元/吨,28-30mm之间,高出1mm价格高出2-3万元/吨。长度是影响定价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另一个极重要的内在因素是细度。
(三)、细度。细度用微米(um)来表示,改良前羊绒纤维的细度一般在14.5---17.8um之间,改良后细度明显增粗,15.5um细度就已经很珍稀了。细度在14.5-16.0um之间的,每增加0.5um价格下降2-3万元/吨;细度大于16.0un的每增加0.5um,价格下降1-2万元/吨。
更多情况下,是将长度细度结合起来考量,确定价格。
外部因素是针对整体价格发挥作用,内在因素是针对具体原料价格发挥作用,在相同市场条件下,价格的决定因素是色泽、长度、细度。
上一篇: 番茄采收期时发现很多落果,怎么办?
下一篇: 桂圆壳有什么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