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粉蚧成虫扁椭圆形,体长约2.5厘米,背部稍隆起,密布白色蜡粉,体缘具针状蜡质物尾部有一对特长的蜡质尾毛。若虫体扁椭圆形,足发达、腿褐色。卵椭圆形,由白色蜡质絮状物组成。
枣粉蚧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树皮缝中越冬,4月工资份开始活动,5月上旬产卵,卵期9--10天,各代若虫发生盛世期为6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上旬开始大量越冬。
此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枝条、叶片。被害叶片枯黄,枣果蔫萎,造成树势减弱,产量下降。
枣粉蚧,又名枣星粉蚧,俗名“树虱子”,属同翅目粉蚧科。在晋、冀、鲁、豫各省发生普遍。枣粉蚧常栖息在枣树的芽、叶、花、果等部位,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取食为害。在虫口密度大的枣树上,该虫越冬出蛰后,往往密集在枣股上,使枣芽不能正常萌发。即使勉强发芽,也因枣粉蚧吸食为害而使枣吊生长受到影响,其表现为叶片瘦小、枯黄,以至早期脱落,该虫排泄物易招致煤污病发生,导致树势衰弱,枝条枯萎。特别是已经衰弱的植株,一旦受枣粉蚧危害,就会加速树体的衰亡。
枣粉蚧在晋、冀、鲁、豫等地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在树干及侧枝的树皮缝内越冬。次年4月份出蛰活动,5月份蜕变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第一代枣粉蚧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若虫孵化盛期为6月上旬。第二代枣粉蚧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上旬,若虫孵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第三代枣粉蚧(即越冬代)8月下旬发生,若虫孵化盛期在9月上旬。若虫孵化后为害不久,即进入枝干皮缝下越冬,10月上旬全部休眠越冬。每年以第一代和第二代在6~8月份危害最重。枣树发芽前,越冬若虫群集于枣股上。枣树发芽后,若虫便转移上芽,在初伸长的枣吊上,群居于叶腋间或未展开的叶褶内。在虫口密度大的树上,往往一片叶上有十几头虫刺吸汁液。进入雨季后,枣粉蚧分泌的胶状物易引起霉菌病的发生,并污染叶片和果实,从而影响果品的质量。该虫活动迟笨,易遭到雨水冲刷,故其第三代虫口密度较小。
上一篇: 果树夏季如何短截和利皮?
下一篇: 如何选择苹果育果袋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