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学诊断。1微生物学诊断:新鲜病料能较容易从支气管、鼻腔分泌物或肺部病变中分离到病原。初次分离可用10%绵羊血液琼脂平板,与表皮葡萄球菌交叉划线,10%CO2温箱过夜培养后,可看到β-溶血的小菌落在划线的附近(需要NAD)生长。然后挑可疑菌落纯培养后作生化鉴定,主要包括CAMP实验、脲酶活性及甘露糖发酵等。利用加有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代分离较容易,特别是混合感染时。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筛选试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国内外建立了许多血清学方法广泛用于该病的检测。如平板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常用的有补体结合反应、ELISA、间接血凝试验等。3 分子生物学诊断: 主要是PCR方法在诊断上的应用,该方法发展迅速,目前国外已建立了多种PCR的检测方法。有的可用于细菌分离物的鉴定,有的也可直接从病料中扩增出病原,特异、敏感、快速,无疑是诊断此病的最佳选择。我们实验室目前建立的一种PCR方法,病料经处理后能直接进行PCR扩增,极大缩短了诊断周期,方便了该病的诊断。4 鉴别诊断:主要与猪支原体肺炎、肺炎型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伪狂犬、蓝耳病相区别。支原体肺炎一般表现为咳嗽与气喘,剖检主要表现为肺部两侧对称性的肉样变或胰变,一般不引起死亡;而多杀性巴氏杆菌肺部感染病变多在前下部,而胸膜肺炎的肺部感染部位多在后上部且有局灶性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有多系统性。伪狂犬及蓝耳病的诊断要结合猪群的发病的流行病学及血清学病原学的检测。
综合防制
1免疫接种:疫苗是控制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场上有亚单位苗和灭活苗出售,每种疫苗都有不足之处,不能抵抗所有血清型的攻击,不能消除患病动物的带菌状态。近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基因缺失弱毒苗对胸膜肺炎的保护效果,有望取代目前的灭活苗,因为基因缺失弱毒苗的交叉保护力更强,初步的动物实验表明可抵抗多数血清型的攻击。2药物预防:根据近来国内外的用药情况及我们实验室的药敏实验结果,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Ceftiofur(头孢噻夫)、Tilmicosin(地米考星)、Florfcnicol(氟甲砜霉素)、先锋霉素、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较敏感。金霉素与泰乐菌素的联合用药在临床上使用也较多。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发病猪,可用首选药物进行口服和注射同时给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未发病猪群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给药,先用治疗剂量给药数天后,改用预防量给药数周或数月可控制此病的发作。根据资料报道,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且不同的菌株产生的耐药性也不相同。因此,在本病的防治过程中,对用于预防的药物应有计划地定期轮换使用,最好做药敏实验。3综合防治:注意预防伪狂犬、猪瘟、兰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这些疾病或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或破坏猪肺脏的防御功能,从而使猪只对 APP的易感性增加,因而一定要做好这些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猪舍及环境均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减少猪的应激,改善和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感染前两周免疫,使用对应血清型。总之,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应以免疫预防为主,并结合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上一篇: 扶桑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