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变和完善饲养方式,做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PCV2的接触感染机会。
2 建立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继发感染的机率。由于PCV2对一般的消毒剂抵抗力强,因此在消毒剂的选择上应考虑使用广谱的消毒药。
3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猪群的应激因素。很多应激因素都可诱发,促进PMWS的发生和加重发病猪群的病情,导致死亡率上升,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料,作好猪舍的通风换气,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保持猪舍干燥,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
4 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由于PCV2感染可以导致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营养是影响PMWS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提高猪群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提高断奶猪的采食量,给仔猪饲喂湿料或粥料,保证仔猪充足的饮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WS的发生率和造成的损失。
5 采用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用于 PMWS的治疗,即使一些继发的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也不好,因此应提前采用药物预防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针对目前我国猪群中PMWS的发病特点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建议以下药物预防方案:
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注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200mg/ml,每次 0.5ml),或者在1、7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ml) 0.2ml;断奶前 1周至断奶后 1个月,用支原净(50 mg/kg)十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L)饮水。
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mg/kg)十金霉素或土霉素(300mg/kg)。
在近期我们通过采用这一方案,显著地控制了猪场PMWS发病猪群的继发感染,大大地降低了猪群的死亡率。
6 作好猪场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感染、气喘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PCV2感染的猪场不能再发猪瘟和伪狂犬病,否则经济损失将会更大。据我们调查,使用猪气喘病灭活疫苗的猪场,PMW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低于未使用疫苗的猪场,显而易见通过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可以提高猪群呼吸道和肺脏的免疫力,可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同时也可增强肺脏对PCV2的抵抗力。
上一篇: 八仙花栽培技术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 芝麻枯萎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