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黄疸肉实验室鉴别方法有哪几种? 其他家畜

黄疸肉实验室鉴别方法有哪几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屠宰厂的动物检疫中,屠宰流水线上常常会遇到肉脂发黄的屠猪出现,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检验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肉尸是否为黄疸或黄脂做出初步的判断,以便决定是否扣留。对于颜色变化很大的肉尸相信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对于颜色变化不明显,仅浅黄或称为柠檬黄的肉尸许多人就有些不好判断。我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以供大家探讨,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黄疸、黄脂肉产生的原因

黄疸是由于动物机体发生大量溶血、某些中毒和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引起肝脏胆汁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增高而使血浆、皮肤、粘膜、巩膜等染成黄色的一种病理变化。大量溶血引起的成为溶血性黄疸;寄生虫引起的胆管阻塞,称为阻塞性黄疸。黄疸肉不能食用

黄脂一般认为是因为进食了鱼粉、蚕蛹粕等含有多量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带有天热色素的南瓜、胡萝卜等饲料,或者体内缺乏维生素E有关。黄脂肉只要没有异味,可以食用。

二、快速鉴别

我们根据黄疸、黄脂肉产生的不同原因就可以对它们做出初步的鉴别。首先,因为黄脂是因为饲料原因引起,所以,它仅仅会引起脂肪黄染。而黄疸是由于胆汁代谢障碍引起的胆红素进入血液,将全身各组织染成黄色的结果。所以,其不仅脂肪组织黄染,且皮肤、粘膜、结膜关节滑液囊液、组织液、血管内膜、肌腱,甚至实质器官均不同程度黄染。同时,根据资料,胆汁代谢障碍85%以上都是因为肝脏和胆道发生了病理变化所致。因此,在时间紧,流水线繁忙的情况下,对仅脂肪微黄,肝脏又没有病变,且无异味的肉尸,可不必扣留直接放行。但对脂肪及肌腱颜色发黄,肝脏发黄有病变(如肿大、质脆、淤血等)的,特别是肾脏也有病变(如贫血、出血、白斑、肿大、梗死等)时,必须扣留做进一步检测。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此种肉尸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其皮肤等其他组织均会发生黄染。属黄疸肉。

当然,我们经常采用的通过延长放置时间来鉴别的方法,对黄疸肉有用,但对黄脂肉据我几年的观察,很多黄脂肉并不因为放置时间的延长就会逐渐褪色。所以,必须定性时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进行实验室检测。

三、鉴别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此法的鉴别中,肝脏的病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1.肉尸和随行的肝脏必须是同一头猪的。

2.肝脏的病理变化必须是猪自身引起的,而不是因为外伤或放血不当造成的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