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枯萎病属真菌病害,对草莓危害性大,是一种很重 要的土壤病害。在土壤排水不良,通透性较差、氮肥过多,或有线虫为害的地块,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菌的传播方 式,一是土壤传播,凡带病菌的地块,或感染过病的残株落 叶都能再感染土壤.由土壤再感染到秧苗,使秧苗发病。二 是秧苗传播。带菌的秧苗在新的地块上会造成对其他秧苗的 感染。
病原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的残株或秧苗根部上附着,当 草莓移栽时,厚垣孢子发芽,病菌从草畚根部侵人,并在根 部维管束中移动和繁殖扩散,形成小型的分生孢子,堵塞导 管,使草莓发病。发病最适温为20〜24℃,28℃以上的高 温病菌繁殖受阻。
该病在草莓开花结果期为发病盛期。发病初期,叶柄出 现黑褐色条形斑,叶片生长缓慢,3片复叶中有1〜2片变 黄、变小,或外围叶自叶缘开始变为黄褐色。病情进一步发 展,叶片下垂,变为淡褐色,植株矮化,最后呈枯萎状凋 萎。有时植株出现一侧发病,呈现出半边凋萎的症状。与此 同时,根部的细根变黑并腐败。
上一篇: 蔬菜苗期病害咋防治?
下一篇: 狐狸养殖什么品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