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禽霍乱(又称禽出败)。
发病症状为,病鸽发烧、脚冷,羽毛松乱、饮水频繁、口中流出黄色油脂状粘液、伴有下痢、体质瘦弱,急性者有时会突然死亡,病程一般2~3天。
综合防治方法:①肌肉注射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毫升,每天2次,连注2~3天;②口服链霉素片水溶液,每只每次10万单位,每天2次,连服2~3天;③大蒜3份、花生油2份、硫磺1份,捣碎混合,每只灌服黄豆大1粒,每天两次,连喂1~2天;④隔离治疗病鸽,用20%石灰和5%来苏儿溶液对鸽舍用具、周围环境消毒;⑤每年进行1~2次禽出败疫苗注射,40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
2、球虫病。
病鸽拉稀粪带血,有时呈现红褐色,大量饮水,体质瘦弱,死亡率高,解剖见全肠管发炎。防治方法:①对病鸽及时隔离治疗,并对鸽舍及饲料、饮水消毒;②口服中草药青蒿液,每只鸽1毫升,1日2次,连服2天;③口服磺胺二甲嘧啶,每天一次,每次半片(0.25克),连服3天;④口服呋喃西林0.005克、鱼肝油胶丸1粒,每天一次,连服3天。
3、鸽副伤寒。
患病后,不愿活动,常独自呆立,精神忧郁、嗜眠,眼睑浮肿,鼻瘤失去原有色彩,羽毛粗乱、失去光泽,食欲减退或拒食,腹泻下痢,拉绿色或带褐色的恶臭稀粪,并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成分,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常被粪污染;急性病鸽2~3天内死亡,慢性病鸽长期腹泻、消瘦、翅下垂、步态蹒跚、打滚、头颈歪斜等;有的病鸽还出现呼吸困难,皮下肿胀等病状,该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防治复杂,应以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预防办法:①改善鸽舍卫生状况,定期在饮水或饲料中投放抗菌素、维生素等;②新购进的鸽要拌料喂3~5天金霉素,含量0.04%~0.08%或肌注5万单位1只,每日一次;③病鸽要隔离治疗,病愈后的鸽不能作为种用,应予以淘汰;④鸽舍、用具、场地要彻底消毒。治疗方法:①氯霉素0.1%饮水或拌料,连用3~5天;②痢特灵0.04%拌料或0.02%饮水,连用3~5天;③严重者用卡那霉素,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④用增效磺胺(复方敌菌净等)0.02%~0.04%拌料,按每公斤体重30~50毫克喂服,一天2次,连用2~3天。
4、鸽痘
[病因]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毒博通过接触传染,侵入皮肤或粘膜的伤口引起感染,另外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之一,故发病季节多为每年7-9月份。 [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眼脸、喙周、肛门、脚等此肤裸露部位。在表面形成特殊的水疱或结节,由灰白色渐变成红润到深褐色的结痂,少数患鸽,病灶亦可出现在于咽喉粘膜。健壮的成年鸽一般可自然康复,但乳鸽和青年鸽发病后的症状较重。
[防治]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加强管理,做好鸽舍的消毒和除蚊灭虫工作,当出现第一只鸽患此病时,要及时隔离和对鸽舍进行灭蚊、蝇等害虫。对粘膜型病鸽先用经消毒的剪刀等将痘痂剥去,取0.2%的高锰酸钾洗涤病变处,然后涂上紫药水或20%蜂胶酊涂擦,每天1-2次,连续3天左右。或对病鸽用病毒病辅助剂每羽1毫升肌肉注射进行治疗。也可在春夏季节进行痘剌种免疫。 5 、鸽新城疫
[病因]亦称鸽I型副粘病毒病,为病毒性传染病(副粘病毒I型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鸽具、以及接触病鸽者的衣服鞋帽传染。
[症状]初期症兆为羽毛蓬松、精神萎靡、食欲减少。呈阵发性痉挛,一翅或双翅下垂,脚爪麻痹,头颈扭曲,头后仰,排黄绿色水样粪便,肛门周围粘有粪便。也可见有呼吸困难,眼结膜炎或眼球炎,鼻有分泌物。 解剖病变会发现脑充血,有少量出血点,实质水肿。食道和腺胃交胃处有条纹状出血。小肠粘膜充血、出血,有溃疡灶、泄殖腔充血。肝脾肿大,肝有出血斑点,肾脏苍白肿大。诊断本病时注意与鸽副伤寒和鸽霍乱的区别,以及有否并发。 [防治]目前尚无特疗药,只能肌注或皮下注射I型副粘病毒灭活疫苗皮下注射作预防,剂量每只0.5毫升,二次加强免疫。所以,预防本病要注重外来病原的侵入,必须从非疫区引进鸽种。
上一篇: 桂花生根壮根的技巧如何?
下一篇: 放牧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