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 > 怎样调整圆盘耙的耙深? 农业机械

怎样调整圆盘耙的耙深?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偏角太小

  排除方法:增大偏角。作业时圆盘耙片的回转平面与地面垂直,无倾角,但与前进方向成一夹角,即偏角。偏角加大,耙深会增加。停车后将齿板前移到某一缺口位置固定,再向前开动拖拉机,牵引器与滑板向前移动,直到滑板末端上弯部分碰到齿板为止,此时前后耙组相对于机架作相应的摆动,偏角增大。

  2.附加质量不足

  排除方法:增大附加质量。圆盘耙作业时,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与影响,产生的侧向力偶矩导致耙组两端耙深不一致,即耙组凹端钻入土内较深,凸端有离地趋势,所以常用凸端附加质量和用吊杆将凹端上抬的方法,加强入土性能。附加质量大,入土深度增加。

  3.耙片磨损

  排除方法:重新磨刃或更换耙片。圆盘耙作业时,切入土壤的耙片,与土壤间的摩擦是时时存在的,耙片被磨钝,入土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以免影响作业质量。

  4.速度太快

  排除方法:减速作业。太快的作业,会造成耙片入土深度降低或不入土,只要控制好作业速度,就能达到作业标准。

  二、耙片堵塞

  1.土壤过于黏重或太湿

  排除方法:选择土壤湿度适宜时作业。

  2.杂草残茬太多,刮土板不起作用

  排除方法:调整刮土板位置和间隙。

  3.偏角过大

  排除方法:减小偏角。作业时,圆盘耙偏角过大,耙深加大,耙片堵塞增强,只有偏角适宜,才能满足耙深,减轻耙片堵塞。

  4.速度太慢

  排除方法:增大作业速度。作业时速度太快,耙片不入土,反之作业速度太慢,入土深度增加,耙片堵塞增强,作业时,应选择适中的速度,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三、耙后地表不平

  1.前后耙组偏角不一致

  排除方法:调整偏角。作业时,圆盘耙偏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耙深的大小,偏角增大,耙深增加。如果前后耙组偏角不一样,那么前后耙组的耙深就不相同,导致耙后地表不平。要达到作业要求,保证作业质量,则前后耙组的偏角,要尽量调到相等的位置。

  2.附加质量差别较大

  排除方法:调整附加质量使其一致。圆盘耙片凸端加有附加质量,目的是增加耙深,附加质量越大,耙深越深,附加质量有差别,耙深不一致,耙后地表必定不平整。调整附加质量使其一致,是保证耙后地表平整,达到耙地作业质量的又一指标。

  3.耙架纵向不平

  排除方法:调整牵引点高低位置。对于前后两列的圆盘耙,改变牵引钩在牵引器上的高低孔位来进行调整纵向水平,使两列耙组耙深一致,耙后地表平整。

  4.个别耙组堵塞或不转动

  排除方法:清除堵塞物使其转动。

  5.牵引式偏置耙作业时耙组偏转,使前后耙组偏角不一致

  排除方法:调整纵向拉杆在横拉杆上的位置,使前后耙组偏角大小一致。

  四、阻力过大

  1.土壤过于黏湿

  排除方法:选择土壤水分适宜时作业。圆盘耙整地作业时,若土壤过于黏湿,阻碍耙片前进的力就会增大,则能量消耗增加,碎土效果下降,所以在黏湿土壤地区,一定要适时作业。

  2.偏角过大

  排除方法:调小耙组偏角。

  3.附加质量过大

  排除方法:减轻附加质量。

  4.刃口磨损严重

  排除方法:重新磨刃或更换耙片。作业时,刃口磨损过重,不但会增大前进阻力,也会导致耙片入土深度不够,故重新磨刃或更换耙片,是圆盘耙作业时必不可少的工序。

  五、耙片脱落

  由于圆盘耙的紧固件易松动,须留意检查,以免引起圆盘掉落或拉坏。每班作业后,一定要检查连接部分紧固情况,并予以拧紧或换修,以避免耙片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