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灌水淋盐。由于设施土壤酸化大部分是由土壤盐碱化引起的,所以采取注水的方式,先灌后排,把土壤的盐分洗掉一部分,因为盐分是随水来的,那么他自然也会随水分去;值得注意的是,采取的淋盐方式,而不是给土壤浇水,所以灌入的水一定要多才有效果,不然会适得其反。
2、挖沟排水。土壤盐分主要是通过地下水位上升和土壤毛管把盐分带到土壤表面,所以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减少盐分在土壤表面的积累,那就是在大棚或温室周围挖一条较深的沟渠,让土壤中的水从沟渠中排走,同时让地下水位得到了降低,减少了水分把盐分带到土壤表面的机会,土壤盐分就会大大降低。
3、减少大棚覆盖时间。设施土壤之所以比室外土壤更容易酸化,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得到雨水的淋刷,没有雨水的淋刷,盐分就会随着土壤毛管向土表积聚,导致土壤盐分增加,从而形成土壤酸化,较好的方式就是在下雨天可以将大棚去掉,让土壤多接受雨水的淋刷,对土壤盐分的降低有好处,同时就会降低酸度。
4、去掉表层土。土壤酸化主要集中在表层土,所以可以将表面积盐的土壤排除掉,最好效果排除10cm左右的土壤,酸化较严重的可以增加到20cm,然后移至新的良好的土壤就能很好的解决土壤酸化问题。
5、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也是有效控制土壤酸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土壤上长期种植一种植物,会造成某几种营养物质富集,导致酸化加剧,所以采取合理的轮作对土壤酸化也有遏制作用。
6、合理施肥。由于化肥和有机肥中都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所以不恰当的施肥也会导致土壤酸化加剧,对肥料根据土壤肥性进行科学配比,达到最佳利用效果,对减少土壤酸化有积极效果。
1、施用石灰。石灰既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补充淋失的盐基离子,还可以提供钙、镁营养和消毒土壤,杀灭地下害虫和病源生物,是目前治理酸化土壤最有效的措施。pH 5以上的土壤可不施用生石灰;pH5~4的土壤,亩施50~75公斤生石灰;pH4~3的土壤,亩施75~125公斤生石灰。旱地在翻地前施用,随翻耕混匀,水田在分蘖期施用。注意石灰不能与化肥直接混合,当土壤pH大于6.5时应该停止施用。
2、增施有机肥。亩施1000~2000公斤腐熟有机肥料,在整地前作底肥施入。有机肥的作用主要是保肥保墒,减少阳离子流失,减缓土壤脱盐基化过程,同时,有机肥料还是一个巨大的酸碱缓冲物质,它既可缓冲土壤过酸也可缓冲土壤过碱。
3、薰制火粪。用地里的秸杆和田边地角的杂草薰制火粪,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火粪呈碱性,含钾较多,有调节土壤酸度和补钾的作用,土家先民就是靠施用火粪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和钾素平衡。同时,田边地角的杂草铲掉后,降低了病虫基数,也是农业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
4、改良施肥结构。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氯化铵属强生理酸性肥,碳酸氢铵是弱生理酸性肥,磷铵、硝酸钾、尿素属生理中性肥料,石灰氮等是生理碱性肥,多施用生理中性和生理碱性肥料,少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用钙镁磷肥代替过磷酸钙;施用硝酸钙、碳酸钙(镁)调酸等。
5、施用配方肥。“控氮、稳磷、增钾”不仅是配方施肥的原则,同时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好办法。通过施用测土配方专用肥,可革除单一施用尿素和碳铵的落后施肥习惯,保持土壤和作物的供求平衡,合理科学地补充磷、钾,是治理生物性酸化简单、低碳、有效的好办法。建议以湖北省和恩施州测土配方施肥定点企业生产的高浓度(养分含量40%以上)配方肥为主,亩用量25~50公斤。
6、施用硅肥。硅是水稻等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硅肥呈碱性,增施硅肥,可中和土壤酸性,补充硅素营养。具体方法按照不同硅肥品种的说明合理施用。
7、施用土壤调理剂。土壤酸度调理剂种类繁多,作用不尽相同,应用效果也有差异。施用土壤酸度调理剂前要先进行试验,选择质量过硬、效果良好的品种。
8、覆盖栽培。覆盖栽培分秸秆(或杂草)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可减轻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盐基离子淋溶速度,还有调温保墒,压草增肥等作用。秸秆覆盖亩用干秸秆(或杂草)250公斤,横向盖于垄面约一寸厚,也可用山青,盖约二寸厚。
9、发展耐酸作物。充分利用耕地酸化现状,在全州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发展茶叶、兰花、杜鹃、蓝莓等喜酸耐酸作物,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特种产业,既能带来较好经济效益,更能因地制宜,降低耕地酸化治理成本。
1.增施有机物料 大量有机物料的施入,不仅可增加大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酸碱值升高。而且,大棚中有机物料的分解利用率高,可以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并能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蔬菜病害的发生。
2.改变施肥方式 蔬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1∶0.3∶1.03,所以应提倡使用氮、磷、钾之比为两头高中间低的复合肥品种,特别注重钾以及中 微量元素投入。大力推广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的合理施用,使养分协调,抑制土壤的酸化倾向。尽量减少酸性肥料以及含氯化肥的施用。
3.适当增施尿素 施用尿素在短期内能引起土壤酸碱值急剧上升,升高的程度与施尿素的水平有关,尿素浓度越高,引起土壤酸碱值变化越明显。
4.施入生石灰改良土壤 生石灰施入土壤,可中和酸性,提高土壤酸碱值,直接改变土壤的酸化状况,并且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
施用方法:将生石灰粉碎,使之大部分能通过100目筛,于播种前,将生石灰和有机肥分别撒施于田块,然后通过耕耙,使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尽可能混匀。
施用量:酸碱值5.0~5.4用生石灰130千克/亩;酸碱值5.5~5.9用生石灰65千克/亩;酸碱值6.0~6.4用生石灰30千克/亩(以调节15厘米酸性耕层土壤计)。
5.种植耐酸的蔬菜品种 不同品种的蔬菜对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在酸碱值3.5的高酸性环境里,对酸敏感蔬菜如蕃茄、芹菜、豇豆和黄瓜产量可下降20% ;而中等敏感性的生菜、四季豆和辣椒产量下降10%~20%;最后,抗酸性较强的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和胡萝卜产量也会下降10%以下 。
上一篇: 春季如何做好鸡舍消毒?
下一篇: 番茄定稙怎样整地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