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怎样给猪场消毒

怎样给猪场消毒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环境消毒:主要圈前圈后的消毒,可使用2%的火碱或0.2%―0.3%的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正常情况下每月消毒两次。     
2、 消毒池消毒:猪舍的各类消毒池统一用2%―3%的火碱水,每隔3天―4天更换一次,但要始终保持池内有适量的消毒液,另外为防止猪群蹄病,消毒池内可使用1?U80的消毒液,出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进行鞋底消毒。     
兽医防疫人员出入猪舍的消毒:     
1、 兽医防疫人员进行猪舍必须在消毒池内进行鞋底消毒,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     
2、 出舍时要在消毒盆内洗手消毒。     
3、 兽医防疫人员在一栋猪舍工作完毕后,要用消毒液侵泡的纱布擦洗注射器和提药盒的周围,进行鞋底和手消毒后方可进入另一栋猪舍。    

(一)人员消毒:

(二)物资消毒

(三)场区消毒

(四)猪舍消毒

(五)器械消毒

六自身消毒

1 终端消毒 终端消毒程序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全部的基本方法。

1.1 干燥清扫。空舍或空栏后,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和墙面、顶棚、水管等处的尘埃等,并整理舍内用具。当有疫病发生时,必须先进行消毒,再进行必要的清扫工作,防止病原的扩散。

1.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①对所有的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喷洒的范围包括地面、猪栏、进气口、风扇匣、各种用具等,尤其是食槽和饮水器,有效浸润时间不低于30分钟。此步骤可尽可能多的去除有机物和细菌。②使用高压冲洗机彻底冲洗地面、食槽、饮水器、猪栏、进气口、风扇匣、各种用具、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显得干净清洁为止。

1.3 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使用选定的广谱消毒药彻底消毒栏舍内所有表面及设备、用具。必要时,可先用2%~3%火碱液对猪栏、地面、粪沟等喷洒浸泡,30~60分钟后低压冲洗;后用另外一种广谱消毒液(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此方法要注意使用消毒药时的稀释度、药液用量和作用时间。消毒后栏舍保持通风、干燥,空置5~7天。

1.4 恢复栏舍内的布置。清扫、清洗、消毒后,检查、维修栏舍内的设备、用具等,充分做好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1.5 入猪前1天再次喷雾消毒。

2 经常性的卫生保护 除了正确的终端消毒程序外,猪场经常性的卫生保护也是防止外界病原体传入的极重要措施。此方面应遵循以下各点。

2.1 场区入口处的消毒池长度等于车轮周长的2.5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消毒设施必须保持常年有效,消毒池的火碱浓度达到3%以上。

2.2 场区入口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进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毒、登记及监督工作,负责维持消毒池、消毒盆内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2.3 进入猪场的一切人员,须经“踩、照、洗、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消毒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鞋等并经过消毒通道)方能进入场区,必要的外来人员来访依上述程序并穿全身防护服入场。

2.4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生产区消毒间用消毒液洗手,更换进入生产区衣物、雨鞋后,经2%~3%火碱消毒池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舍需在外更衣室脱掉所穿衣物,在淋浴室用温水彻底淋浴后,进入内更衣室,穿舍内工作服、雨鞋后进舍。

2.5生产用车辆必须在场区入口处进行消毒,经2%~3%火碱消毒池后,用另一种消毒剂喷雾消毒,消毒范围包括车辆底盘、驾驶室地板、车体;进入生产区车辆必须经再次的喷雾消毒。

2.6 进入场区的物品,在紫外线下照射30分钟或喷雾或浸泡或擦拭消毒后方可入场;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再次用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到最小外包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使用。

2.7 外界购猪车辆一律禁止入场,装猪前严格喷雾消毒;售猪后,对使用过的装猪台、磅秤,及时进行清理、冲洗、消毒。

2.8 每间猪舍入口处设一消毒脚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人员进出各舍时,双脚踏入消毒盆。

2.9 各舍每周打扫卫生后带猪喷雾消毒1次,全场每两周喷雾消毒1次,不留死角(舍外生产区、出猪台、死猪深埋池等);消毒药品视不同环境条件选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基本上每3个月更换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