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为什么会发生秃尖?预防玉米秃尖措施有哪些? 玉米

玉米为什么会发生秃尖?预防玉米秃尖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原因:
1、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养分不足、种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玉米发生秃尖三大主要因素。
2、肥水营养失调
3、种植密度过大
4、阴雨天气
5、品种原因
6、病虫害影响
防治方法
1、合理种植方法
选择抗旱、耐高温、抗病害等抗逆性强的品种,根据田间地力、水肥情况、品种特性等实际,合理密植、适时早播。
2、科学水肥管理
玉米施肥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以及硼、锌等微肥,并根据基肥情况在及时追好苗肥、拔节肥、秆肥、穗肥和粒肥,尤其要加大穗肥的施用量进行猛追肥,(第一次11叶时进行,每亩追施12公斤氮肥攻穗,第二次在雌穗吐丝时进行,每亩追施3公斤攻粒),此外还要重视根外补肥,对于长势差的地块,可以在生育期内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的硫酸锌溶液和0.5%的尿素溶液。叶面喷肥时,加入少量洗衣粉溶液效果更佳。
3、扶助授粉
玉米花期时,如果遇到不利于传精授粉的极端天气(如长期高温干旱或者持续阴雨天气),可以在80%以上植株散粉时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时,最好边采边授),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玉米授粉质量,大幅减少玉米花粒秃尖等问题的发生。如果嫌逐棵株授粉麻烦,可以用人工拉绳或摇株的方法进行。
4、隔行去雄
玉米隔行去雄,一方面能够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把更多的养分供给果穗,促使果穗提前吐丝、雌雄花花期同步,另一方面能更好的促进果穗和籽粒的饱满发育、增加穗粒数量、减少秃尖发生,还能提高籽粒重、增加10%以上的产量。去雄方法:可以在玉米开始露雄且未散粉时或者在雄穗长到5-6公分长时进行,选择晴天上午9点或者下午4点左右进行隔行去雄,去雄数量在40-50%左右。
5、叶片喷施
在玉米抽穗期和幼穗分化时,可以分别喷施1次0.5ml/L的三十烷醇,能够使玉米叶片米明显变的肥厚浓绿,大幅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籽粒重量,而且能够减少秃尖发生,增产幅度也能达到10-15%。
6、适当晚收
很多农民朋友都习惯于早收玉米,但适期推迟玉米收获时间到完熟期进行,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期、使籽粒更加饱实发育,减少缺籽瘪粒等秃尖问题,实现增产的目的。在玉米基部叶片已经枯黄、果穗苞皮枯白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且籽粒乳线消失且顶端出现黑线,或者在玉米授粉后55天,这时的玉米处于晚熟期,此时收获增产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