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地气候干旱,土壤透气保墒差,极大地影响了薯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及产量。为规避这些不利生产因素,给薯苗栽培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提高薯苗移栽成活率及甘薯产量,多年来通过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宜半干旱、瘠薄、盐碱地甘薯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解决了因气候干旱,土壤瘠薄、粘重、盐碱导致的保苗难、发育迟缓、产品质量差、产量低的问题。
一、 覆膜甘薯对土壤的要求
1、 地块选择。甘薯覆膜栽培比一般露地栽培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高一些,应选择地势高,土壤含盐量低,轻壤或中壤土,排水条件好,土壤疏松、蓄水保墒保肥能力中等以上水平地块为宜。
2 、增施底肥。地膜甘薯地上地下部生长量均高于露地栽培,需肥量较大。因此,旱薄盐地必须施足底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地膜甘薯底肥应亩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500~4000 kg、碳酸氢铵40kg、磷酸二铵15kg、草木灰100kg。施肥方法:应采用深层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因甘薯根系多集中分布在25~30cm土层内,底肥应施在深24~28cm土层内,才能有利于根部吸收,施肥要与起垄结合进行。
3、 起垄栽培。起垄栽培可以达到加厚松土层,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地温,利于排水的目的,根据覆膜方式不同,起垄一般有单垄和双垄2种规格。
(1) 单垄覆盖。垄高10cm,垄面宽40cm,垄底宽70cm,垄面定植2行,垄间小行距为40cm,两垄间相邻的大行距为60cm。
(2) 双垄覆盖。垄高8~10cm,垄底宽50cm,垄沟宽30~40cm,每垄定植1行。两垄和中间所夹垄沟为一条盖膜带,用地膜覆盖,并且双垄覆盖比单垄覆盖的增产幅度大。一是双垄覆盖受光面积大,增温快;二是保墒好;三是甘薯生育前期旺盛,后期产量比单垄明显增高。
二、 覆膜前喷除草剂
喷除草剂是覆膜甘薯防止杂草滋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可用拉索250g或除草醚50g,也可用72%的都尔100~150g,兑水75kg,在盖膜前喷洒,使垄面形成一层药膜,盖膜后移栽。
三、选膜
单垄覆盖一般采用厚度0.006~0.008mm、宽80cm的聚乙烯地膜;双垄覆盖采用厚度0.006~0.008mm、宽110cm的聚乙烯地膜。
四、 覆膜
甘薯覆膜栽培应掌握好以下措施,才能实现高产。
1、 增加密度。地膜甘薯宜密不宜稀,但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适宜密度,一般甘薯亩密度在3500株以上。
2、 早育苗、早移栽。采用火炕育苗,以保证在4月上旬甘薯苗出床,及时栽苗,地膜甘薯移栽日期应比露地提前,应在4月上、中旬栽苗。
3、 盖严不盖露。甘薯覆膜栽培主要是提高土壤温度,保住土壤墒情,提高薯苗成活率。所以,盖膜时以盖严薯垄为准,盖膜后,在垄两边用细土压严地膜,防止透风鼓膜。
4、薯种选择。地膜甘薯应选择增产潜力大的优良薯种,如卢选1号、绿龙2号、短蔓3号、龙薯3号、湛薯99—8、济薯18等。
5 、薯苗选用。苗齐苗全是地膜甘薯高产的基础,为确保移栽薯苗成活率,以利全苗,应选用壮苗,忌用弱苗。
五、覆膜甘薯的田间管理
1、 提蔓控徒长。生长中的甘薯茎节上会长出不定根,提蔓可防止不定根扎透地膜,破坏地膜封闭的小环境,还可控制甘薯茎叶徒长,促使块根膨大。
2 、适时打顶。甘薯顶芽的分生组织,含生长素较多,茎蔓伸展速度快,打顶可调节养分的运转,控制茎蔓生长,改善光照条件,有利于养分向块根输送。一般当茎蔓长到30cm左右时,开始打顶;分枝伸长到30cm时再继续打顶,打顶时间应选在晴天中午为宜。
3 、适时追肥。由于土壤肥力低,施入基肥不足,覆膜甘薯生长中期可出现脱肥症状。因此,应及时早追肥,追肥可用1%~2%的尿素或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叶片。封垄后,对叶色变黄的早衰田块,喷洒尿素或过磷酸钙。
4 、施用膨大素。喷施膨大素是甘薯获得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使用方法是在扦插前用红薯膨大素10g,兑水2kg浸苗根部,10min后移栽,8月底9月初,再用1000倍液叶面喷洒。
上一篇: 切花月季生产中如何选择种苗
下一篇: 葡萄的落花落果的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