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是禽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型。本病潜伏期长,用标准毒株接种易感鸡胚或1-14日龄的易感雏鸡后,多在14-30周龄之间发病。自然发病的鸡都在14周龄以上,至性成期发病率最高。本病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可发现鸡冠和肉髯苍白、皱缩,偶见发绀,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消瘦,停止产蛋,腹部常明显增大,用手触压可摸到肿大的肝脏、法氏囊、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通常发展很快,多衰竭死亡。有些营养良好的鸡突然死亡。
2、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此型较少见。通常多发于6周龄以上的高产鸡,临床上分为增生型和贫血型两种类型。增生型特征是血液中出现许多幼稚型成红细胞;贫血型特征是发生严重贫血,血液中只有比较少的未成熟红细胞。增生型相对多见。两种病型早期症状均表现倦怠,无力,鸡冠稍苍白。后期病鸡下痢、消瘦,有一个或多个羽毛囊出血。病程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贫血型一般病程较短。
3、成髓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病例很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相似。表现为嗜睡,贫血,消瘦,毛囊出血,病程比成红细胞性白血病长。
4、骨髓细胞瘤:此型自然病例极少见。其全身症状与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相似。由于骨髓细胞的大量生长,导致增生部位的骨骼异常突起。临床多见多见于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胸骨后部、下颌骨以及鼻腔的软骨等处骨骼突出。
5、血管瘤:血管瘤见于皮肤或内脏表面。病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排绿色粪便,鸡冠苍白。有的鸡早期在脚趾中间或脚趾的无毛部分,出现轻微发红,然后迅速肿大,破裂,血流尽而亡。有的鸡在头颈部,脚、胸部以及翅膀上有黄豆至蚕豆大小紫绿色“血疱”,血疱破裂后,流出的血液污染到羽毛,家禽应因严重失血而致死。有的鸡鸡冠苍白,全身贫血突然死亡。
6、骨硬化病:也叫骨石化症。病鸡发育不良,冠髯苍白、行走拘谨或跛行,长骨增粗,触摸有温热感。晚期病鸡的骨呈特征性的“长靴样”外观。
上一篇: 玉米苗发紫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玉米苗期管理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