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育特性除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外,常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方式密切相关。由于机插秧已改变了原有的栽培方式,因此,有其独特的生育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机插水稻移栽后虽无明显的返青期,但都有较长的蹲苗期,分蘖始期迟,生长速度慢;栽后5~15天左右生长进入正常,分蘖剧增,苗数日增量高达l。5万左右,群体呈直线上升,这种增蘖势头一直延续到分蘖高峰期的出现;分蘖高峰期后苗数下降速度先快后慢,随着生育的推进而逐步缓和。与手插秧比较,分蘖成穗率偏低,但成穗数仍然偏多。一般机插水稻足穗的主攻蘖位是移栽时顶叶和顶叶以上二个蘖位。
(2)在同期移栽、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机插水稻叶面积指数前期小,中期逐渐赶上,最大叶面积指数及成熟前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常规手栽。这与茎蘖消长特点完全吻合,而干物重生产与积累呈“S”形曲线,两者变化趋势相同,最终生物产量机插水稻高20%,这是夺取机插高产的潜力所在。而个体生长量则不同,机插水稻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尽管逐渐接近,主穗分化期要低25%,导致分化强度小,枝梗数和颖花量减少,这是机插水稻穗型变小的内在原因。
(3)机插水稻群体的消长、物质的积累,决定了产量结构的特点。机插与常规手栽比较,具有穗数多,穗型小,结实率、千粒重持平或略高的特点。
(1)机插水稻移栽后虽无明显的返青期,但都有较长的蹲苗期,分蘖始期迟,生长速度慢;栽后5~15天左右生长进入正常,分蘖剧增,苗数日增量高达l。5万左右,群体呈直线上升,这种增蘖势头一直延续到分蘖高峰期的出现;分蘖高峰期后苗数下降速度先快后慢,随着生育的推进而逐步缓和。与手插秧比较,分蘖成穗率偏低,但成穗数仍然偏多。一般机插水稻足穗的主攻蘖位是移栽时顶叶和顶叶以上二个蘖位。
(2)在同期移栽、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机插水稻叶面积指数前期小,中期逐渐赶上,最大叶面积指数及成熟前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常规手栽。这与茎蘖消长特点完全吻合,而干物重生产与积累呈“S”形曲线,两者变化趋势相同,最终生物产量机插水稻高20%,这是夺取机插高产的潜力所在。而个体生长量则不同,机插水稻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尽管逐渐接近,主穗分化期要低25%,导致分化强度小,枝梗数和颖花量减少,这是机插水稻穗型变小的内在原因。
(3)机插水稻群体的消长、物质的积累,决定了产量结构的特点。机插与常规手栽比较,具有穗数多,穗型小,结实率、千粒重持平或略高的特点。
上一篇: 大白菜腐烂防治方法?
下一篇: 夏秋栽培蔬菜为什么强调要用防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