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原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无病变、无霉烂、无发芽的新鲜红心或紫心甘薯,清洗干净后去皮,切分。
二是 热烫:将切分好的薯块,立即投入100℃的沸水中热烫3~5分钟。
三是 粉碎:烫好的薯块进入破碎机破碎成细小颗粒(加入适量的柠檬酸或VC进行护色)。
四是 磨浆:料水比为1∶4~6,胶体磨磨浆,反复两遍。 调配:将9%砂糖、0.18%柠檬酸和0.4%复合稳定剂(琼脂∶CMC-Na=1∶1)溶解,与料液混合均匀。
五是加热与均质:将料液加热至55℃,进入均质机均质,均质压力为40兆帕斯卡。 脱气与罐装:均质后的料液进入真空脱气罐进行脱气处理,然后加热到70~80℃,罐装到饮料瓶中,压紧瓶盖。
六是 杀菌、冷却及检验:采用常压沸水杀菌,条件为100℃、15分钟,然后逐级降温至35℃左右,取出后用洁净干布擦净瓶身,检查有无破裂等异常现象
利用薯泥可开发薯酱、薯糕、薯饼、“小甘薯”或“薯仔”等甘薯食品,也可以用模具制作形态各异的卡通食品,丰富多彩。 由于薯泥黏度大,影响产品进一步开发,为降低薯泥黏度,便于成型,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原料要选择干率较高的品种,尤其熟化后口感呈“砂性”的品种,既可降低黏度,亦可提高出品率;其次,适当添加植物油可有效降低薯泥黏度,消除黏手和黏模现象,提高可塑性,便于开发各种形态的甘薯食品。实验表明,植物油添加量为1%~3%,采用熔点较高的棕榈油,可减轻油脂气味和油迹现象。同时,在制作薯泥食品时,除添加棕榈油以提高可塑性外,往往还需要适当添加琼脂或果冻粉等,以增加产品韧性和弹性,消除黏牙感。
利用薯泥可开发薯酱、薯糕、薯饼、“小甘薯”或“薯仔”等甘薯食品,也可以用模具制作形态各异的卡通食品,丰富多彩。
由于薯泥黏度大,影响产品进一步开发,为降低薯泥黏度,便于成型,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原料要选择干率较高的品种,尤其熟化后口感呈“砂性”的品种,既可降低黏度,亦可提高出品率;其次,适当添加植物油可有效降低薯泥黏度,消除黏手和黏模现象,提高可塑性,便于开发各种形态的甘薯食品。实验表明,植物油添加量为1%~3%,采用熔点较高的棕榈油,可减轻油脂气味和油迹现象。同时,在制作薯泥食品时,除添加棕榈油以提高可塑性外,往往还需要适当添加琼脂或果冻粉等,以增加产品韧性和弹性,消除黏牙感。
上一篇: 仙人掌类常见品种有什么?
下一篇: 大蒜锈病的为害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