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是一种喜阳怕光,喜潮怕湿的特种经济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的习性。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蜗子的野生生活环境。)目前建蝎场从单位面项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不外乎有两类: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实践证明:合群饲养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蝎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种蝎,放养密度适宜
育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在生理上蝎子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互爱性,所以它们之间就有互相残杀的本性。在饲养过程中,放养蝎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开蝎子这种互相残杀的本性,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功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实践养殖证明:此种养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龄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三、饲料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 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 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无论春夏秋冬,蝎房内只要保持温度在28℃-38℃时,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四、各龄分养
蝎子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允多准备一些蝎池,将同龄蝎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五、恒温饲养
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得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蝎子的冬眠期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所致。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据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多,生长繁殖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
栖息环境
蝎子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潜伏在碎石、土穴扩缝隙之间,它喜欢安静之清洁户温暖的环境,‘对声音有负趋性,轻微的音响能使蝎子惊慌逃窜。噪音会使蝎子烦躁不安,发情、怀孕产仔的蝎子特别喜欢安静场所。蝎子喜清洁凡是遇到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刺激性的异味,会远远避开。
蝎子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在-5~39℃均能生存。冬眠温度0~10℃,最适宜的冬眠温度为5℃左右。生长发育温度25~39℃,交配及产崽在35~38℃最为适宜。超过40℃容易造成体内脱水死亡。昼夜温差波动不得大于8℃。由于蝎子有变温特性,可以说它是一种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才能正常成长的特种动物,大气湿度67%~75%。养土湿度10%~20%,低于5%则生长发育停止,超过21%则养土成稀泥, 易导致蝎子爬行困难死亡。适宜湿度的简易测定方法: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一般来说活动场所要偏湿一些,栖息巢穴要干燥一些。
蝎子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潜伏在碎石、土穴扩缝隙之间,它喜欢安静之清洁户温暖的环境,‘对声音有负趋性,轻微的音响能使蝎子惊慌逃窜。噪音会使蝎子烦躁不安,发情、怀孕产仔的蝎子特别喜欢安静场所。蝎子喜清洁凡是遇到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刺激性的异味,会远远避开。
上一篇: 鲫鱼如何高效养殖?
下一篇: 小麦精播机常见故障及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