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搞好生态防治,及时推广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至33℃则不产孢,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防治气传性病菌侵入。2、加强管理,西葫芦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度浇水、追肥,在西葫芦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一次,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使西葫芦高产优质。3、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防治,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熏3-4小时;粉尘法于傍晚喷撤5%灭霉灵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4、药剂防治,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奥力克-霉止》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一、首先要调控好温室内的温湿度,要利用温室封闭的特点,创造一个高温、低湿的生态环境条件,控制灰霉病的发生与发展。
温室内,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高于90%,清晨拉苫后,要随即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并以较低温度控制病害发展。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时,关闭通风口,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并要尽力维持在33--34℃,以高温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和控制该病发生。下午3点后逐渐加大通风口,加速排湿。覆盖草苫前,只要室温不低于16℃要尽量加大风口,若温度低于16℃,须及时关闭风口进行保温。放苫后,可于22点前后,再次从草苫的下面开启风口(通风口开启的大小,以清晨室内温度不低于10℃为限),通风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浸染。
如果西葫芦灰霉病已经发生并蔓延开了,可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风浇水、落秧,使黄瓜瓜秧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10点时,关闭风口,封闭温室,进行提温。注意观察温度(从顶风口均匀分散吊放2--3个温度计,吊放高度于生长点同)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维持42℃--44℃达2个小时,后逐渐通风,缓慢降温至30℃。可比较彻底的杀灭病菌与孢子囊。
第二要注意实行轮作,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肥水,调控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瓜秧健壮;
第三要注意及时喷药保护和防治,注意!每次灌水之前,必须事先细致喷洒防病药液保护植株不受病菌侵染。
上一篇: 花生播种前带壳晒种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 早春大棚黄瓜初花期的管理如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