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怎样避免黄瓜味苦? 黄瓜

怎样避免黄瓜味苦?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黄瓜带苦味,是由苦味素引起的。 该物质以黄瓜瓜柄基部含量最高,并且可以遗传,其含量随不同类型、品种、栽培条件而不同。除个别黄瓜品种含苦味素较高外,在低温、高温、光照不足、氮素过多或不足、土壤缺水等情况都会增加黄瓜苦味。  

1、选择优良品种  

  若将有苦昧的果实留作瓜种,其下一代生产出来的果实,仍会有苦味。所以,在黄瓜将要成熟时,要取部分表皮层品尝,选择无苦味的作种。另外,叶色深绿的黄瓜品种苦味素含量较高,因此,要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多选叶色浅淡的品种留种。  

2、合理施肥  

少施氮肥 氮肥促使叶色浓绿,应少施。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施厩肥时不要混杂鸡粪,因鸡粪含氮量高,易使黄瓜味变苦。  

施肥要少量多次,浓度宜淡不宜浓。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与植株生长量的增长同步。  

3、控制适温 

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栽培的,当地气温长期低于 13℃ 时,黄瓜根系发育不良,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根系苦味素增多,易产生苦味瓜。当棚内气味长期高于 30℃ 时,养分消耗多积累少,也易导致瓜条中苦味素的积淀。  

4、合理灌水

黄瓜根系入土浅,不能吸收深层水分,在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下,易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产生苦味瓜。在高温天气通过合理灌水以调节棚内小气候的湿度,保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并做到少量多次,浇水宜在晴天早晨进行。
5、改善光照  

增加株间光照,改善通风。蔓长30厘米以后进行,每隔3-4节绑1道。主蔓满架时进行摘心  

6、棚内熏烟

幼苗2~3片真叶时,棚内放淡烟,密闭2~3昼夜,可使雌花增多,多结壮瓜,减少苦味素积淀。 

在黄瓜栽培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杜绝苦味瓜的形成,保证食用安全,苦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
黄瓜苦味的遗传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与品种有直接关系。现有黄瓜品种资源,可分为易生苦味的、有时生苦味的、极少生苦味的和无苦味的四种,绝对没有苦味素的品种是不常见的。
预防措施:在选择黄瓜品种时要注意所选黄瓜品种除适宜保护地栽培之外,还应选用苦味较轻的品种。具体来说就是尽量选择叶色较浅淡的品种,而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因为叶色深绿的黄瓜苦味素含量往往较高。苦味瓜不能留种 若将有苦味的黄瓜留瓜种,下一代生产出来的黄瓜,仍会有苦味。所以,在黄瓜将要成熟时,要取表层部分品尝,选择无苦味的留种。
二、肥料施用不当
在基肥、追肥中氮素营养过剩易使黄瓜葫芦素浓度增加,同时栽培期间缺肥、营养不良、植株衰老等也易产生苦味。
预防措施:黄瓜植株对不同营养元素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上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因此,在大棚管理过程中,应根据黄瓜的生育规律,合理进行施肥,满足其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一是根部施肥。幼苗期应控制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徒长。到开花结果盛期,黄瓜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基本上是5∶2∶6,这个阶段要加强氮肥和钾肥的供应。二是根外追肥。在苗期、始花期、幼瓜期叶面喷施稀土微肥1次;在盛花期和盛果期每亩用尿素0.5公斤加水150公斤搅匀后进行叶面喷施,还要注意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
三、控苗时间过长
控苗时间过长,造成植株体内水分过于亏损,也容易促使葫芦素的浓度增加。
预防措施;早春大棚黄瓜不宜过度控水,要合理浇水,促进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严防因随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脂肪酶的分解,以减少葫芦素c的形成,降低葫芦素C的浓度,防止黄瓜发苦。
四、浇水不当
预防措施:春黄瓜水分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定植缓苗到根瓜膨大前10天左右,这期间一般不浇水,防止高湿形成徒长苗;第二阶段从根瓜开始膨大到盛瓜前期约30天,应根据根瓜及其以上幼瓜的坐瓜情况,每隔7~10天浇1次水,但水量不宜过大;第三阶段从盛瓜前期至盛瓜期,此间的黄瓜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因此要加强水分管理,一般每隔5天左右浇水1次,但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浇水宜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上午进行,切忌阴天浇水;第四阶段即6月上旬到7月上旬约30天左右的时间,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黄瓜的长势及结瓜数量、质量均有所下降,所以应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10天左右浇1次即可。 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尽可能在水泵的出口处安装磁化器,使灌溉水磁化,因磁化水浇灌的黄瓜长势好,抗病力强,能阻止苦味素在瓜条里的积淀。
五、高温或低温寒害预防措施:要尽量增强保护设施的增温保温性能,调好温度,避开苦味形成的温度界限。菜农应及时开闭风口,不使温度变化剧烈。
六、光照不足
预防措施:保护地黄瓜栽培应采用早期密植、后期稀植的方法,即普通株距26~30厘米,行距60厘米。若按15厘米株距定植,在同一垄上的“单株”不上架,当长到12片真叶时掐尖,可使其迅速结瓜,主蔓瓜采收完后拔掉,“复株”上架,当植株长到1.2米高时掐尖,使其加快结瓜,主蔓瓜采收完后也拔掉。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棚室的草苫宜早掀苫、晚回苫并及时清扫塑料薄膜表面的灰尘及杂物,以减少遮光,增加透光率,即使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也要进行1~2小时的掀苫。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人造光源如日光灯、汞灯进行增光,也可在棚室的后墙上挂反光幕以改善棚室中后部的光照。
七、中耕伤根
预防措施;防止伤害根部 伤根会使黄瓜苦味加重。生产上播种应用沙盘播种,起苗时尽量减少伤根,分苗应用塑料营养钵或纸口袋,栽培上应尽量采用垄作地膜覆盖栽培,铲地时应前期稍深,后期稍浅。

少施氮肥,含氮量高,易使黄瓜味变苦。 

1、选择优良品种  

  若将有苦昧的果实留作瓜种,其下一代生产出来的果实,仍会有苦味。所以,在黄瓜将要成熟时,要取部分表皮层品尝,选择无苦味的作种。另外,叶色深绿的黄瓜品种苦味素含量较高,因此,要尽量避免选用叶色深绿的品种多选叶色浅淡的品种留种。  

2、合理施肥  

少施氮肥 氮肥促使叶色浓绿,应少施。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施厩肥时不要混杂鸡粪,因鸡粪含氮量高,易使黄瓜味变苦。  

施肥要少量多次,浓度宜淡不宜浓。吸收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化动态与植株生长量的增长同步。  

3、控制适温 

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栽培的,当地气温长期低于 13℃ 时,黄瓜根系发育不良,对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根系苦味素增多,易产生苦味瓜。当棚内气味长期高于 30℃ 时,养分消耗多积累少,也易导致瓜条中苦味素的积淀。  

4、合理灌水

黄瓜根系入土浅,不能吸收深层水分,在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下,易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产生苦味瓜。在高温天气通过合理灌水以调节棚内小气候的湿度,保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并做到少量多次,浇水宜在晴天早晨进行。
5、改善光照  

增加株间光照,改善通风。蔓长30厘米以后进行,每隔3-4节绑1道。主蔓满架时进行摘心  

6、棚内熏烟

幼苗2~3片真叶时,棚内放淡烟,密闭2~3昼夜,可使雌花增多,多结壮瓜,减少苦味素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