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察鱼类活动、摄食情况,并定时测量水温、pH,做好记录。池塘初期水位应该浅一些,以50~70厘米水深为好,因为这时候鱼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而低水位有利于提高池水温度,相对增加饵料鱼的密度,经过若干天生长以后,采取分期注水的方法,逐步提高池塘水位,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和鱼的活动空间。 一般采取每周注入新水2次,每2周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注水次数和注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鳜鱼对于酸性水质十分敏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施生石灰水以调节pH。鳜鱼不耐低氧,最好配备增氧机,天气闷热时,坚持中午开机1小时,凌晨2:00~5:00时开机2小时左右,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时提高鳜鱼种生长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培育过程中,还必须定期泼洒药物,做好灭菌杀虫工作。
上一篇: 桂花褐斑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瓜子金的临床应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