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西瓜是喜热、不耐低温性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32℃,并要求有一定温差,营养生长适宜较低的温度,结实及果实生长则需要较高温度条件。不同生育时期要求的适温不同,发芽期为25—30℃,幼苗期22—25℃,伸蔓期25—28℃,开花结果期28—30;西瓜全生育期需2500—3000℃的积温。
较高的昼温和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生育后期,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昼夜温差较大,西瓜含糖量高,生产的西瓜品种优于南方。
二、光照:西瓜是短日照作物。西瓜整个生育期都需要有充足的日照,一般要求每天日照时数以10—12小时为宜,多日照的高温天气是保证西瓜丰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节间短粗、叶片肥厚浓绿;光照不足,则表现为节间和叶柄增长、叶薄而色淡、易感病。
三、水分:西瓜耐旱性强,耐湿性弱,空气湿度也要求较低;湿度过高,一是植株易感病,二是根系发育不良,三是产量低、品质差,土壤长时间积水,会造成全株死亡。所以瓜田一定要注意适当控制土壤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
四、土壤:西瓜根系好气性强、需氧量大,结构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土壤最适宜西瓜栽培。西瓜喜生茬、土静,因此,生荒地也适宜种植西瓜,老菜园不适于西瓜种植。西瓜最适宜中性土壤,但较为耐酸碱,pH在5—7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发育。
五、肥料:西瓜产量高,需肥量大。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中以钾为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三者之间的吸收比例为3.28:1:4.33.不同生育期,对三要素的吸收差异很大,生育前期吸收氮多,钾少,磷更少,中后期吸收钾多。从总吸收量上看,发芽期和幼苗期吸收量最少,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吸收量最大,变瓤期又变小。
六、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将影响到光合作用强弱。近年来,大棚温室越来越多,因栽培空间较小,又需控制温度和湿度,棚室内空气与外界交换又受限制,二氧化碳补给不足,从而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所以,应特别注意采取措施,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确保优质丰产。
西瓜座果要求有较高的温度。12℃以下花粉不能发芽,12-14℃时花粉发芽率仅为20%-30%,18-20℃时发芽率为68%-82%,在低温情况下坐瓜困难,即使座瓜,子房发育也很缓慢,温度低于18℃,则难以座瓜。昼夜温差对西瓜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在较高的昼温和较低的夜温气候条件下,光合产物多,而呼吸消耗少,对西瓜的营养生长和果实的糖分积累都极为有利,故果实含糖量高,品质优良。西瓜果实由开花到成熟一般需积温800-1000℃,早熟品种和小型果需积温800-900℃,晚熟品种和大型果需积温900-1000℃。座瓜后温度高则成熟快,温度低则成熟慢。
上一篇: 琉璃苣的花语是什么?
下一篇: 葡萄钢结构日光温室的尺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