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措施:上海青蜂是黄刺蛾的天敌优势种群。一般年份黄刺蛾茧披上海青蜂寄生率高达20%左右,寄生茧容易识别,寄生茧的上端有上海青蜂产卵所留下的小圆孔或不整齐小孔。在核桃树荫下于3月份安置上保护器,上海青蜂保护器由长30Cm、宽30Cm、高40Cm,外面包有孔径3mm铁纱的木笼做成。在休眠期掰除黄刺蛾越冬茧,集中放入保护器内上海青蜂羽化后爬出保护器,在自然环境中繁殖,而黄刺蛾则被截留在保护器内集中消灭。采取以上措施后,黄刺蛾越冬茧被寄生率高达40%以上。可有效降低黄刺蛾越冬基数。
2、黑光灯诱杀:6月中旬至7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人工防治:7月上旬小幼虫群集叶背时,可及时剪下叶片集中消灭幼龄幼虫;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枝干枝皮上寻找结茧的适当场所期间,集中人力捕捉老熟幼,虫集中杀灭。
4、喷药防治:控制剧毒农药的使用,减少打药次数,以生物制剂、矿物性农药等无公害药剂为主。在7月初幼虫初发期叶面喷一次300—500倍Bt乳剂,10天后再喷一次25%灭幼腮3号2000倍液,或30%蛾螨灵2000倍液等药剂。
1.采摘幼虫。3龄以前幼虫多群栖危害,要及时摘除,因幼虫体上有毒毛,应避免接触皮肤。
2.药剂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制剂100亿孢子/每克菌粉,或用Bt乳剂500~600倍液等喷杀幼虫。
3.人工剪茧。刺蛾茧粘固在枝干上,可用剪枝剪剪除。
另外,农民在农田作业时,如果不小心被黄刺蛾幼虫蜇到,切忌抓挠,这样会导致毒刺深入皮肤。建议用医用橡皮膏粘住拔出或用经过消毒的针先将毒刺拨出,再用酒精清洁伤口,最后涂上消炎类和激素类软膏即可,如有红肿发炎应去医院就诊。
核桃黄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在有些地方也称刺蛾、八角虫、八角罐、洋辣子、羊蜡罐、白刺毛。该虫以幼虫危害为主,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害核桃、梨、枣、苹果等果树,也对多种林木造成危害。
初孵小幼虫往往群居在产过卵的叶片上,啃食叶肉,留下叶脉,被害叶片呈网状。幼虫3龄后分散活动,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严重时叶片会被吃光只留叶柄。初孵小幼虫往往群居在产过卵的叶片上,啃食叶肉,留下叶脉,被害叶片呈网状。幼虫3龄后分散活动,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严重时叶片会被吃光只留叶柄。
黄刺蛾幼虫身体上的枝刺毒毛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会引起皮肤红肿、奇痒、疼痛难忍。
黄刺蛾危害有一定的规律,每年的夏秋季是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和第一代茧蛹期,要提前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1.采摘幼虫。3龄以前幼虫多群栖危害,要及时摘除,因幼虫体上有毒毛,应避免接触皮肤。
2.药剂防治。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制剂100亿孢子/每克菌粉,或用Bt乳剂500~600倍液等喷杀幼虫。
3.人工剪茧。刺蛾茧粘固在枝干上,可用剪枝剪剪除。
另外,农民在农田作业时,如果不小心被黄刺蛾幼虫蜇到,切忌抓挠,这样会导致毒刺深入皮肤。建议用医用橡皮膏粘住拔出或用经过消毒的针先将毒刺拨出,再用酒精清洁伤口,最后涂上消炎类和激素类软膏即可,如有红肿发炎应去医院就诊。
上一篇: 如何利用现代网络进行粮食销售?
下一篇: 如何做好蜂群流蜜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