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即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生长育肥期三段饲养。三段饲养二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但母猪舍利用率不高,要有较多的母猪舍面积。
(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即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四段饲养。在三段饲养工艺中,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猪的体重达20千克左右,转入生长肥育舍。断奶仔猪比生长肥育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肥育舍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
(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即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五段饲养。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诊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
(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即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六段饲养。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相比,是将生长肥育期分成育成期和肥育期,各饲养7~8周。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育成、肥育四段。此工艺流程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多次转群易引起应激反应,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和增重。
(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大型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多点式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负担。
现代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 采用分段饲养、全进全出饲养工艺。
·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猪场的饲养规模、技术水平以及猪群的生理要求,采用不同的饲养阶段,实施全进全出工艺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流程:
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
·空怀及妊娠期哺乳期
生长育肥期
·三段饲养二次转群 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
--简单、转群次数少
--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等
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
·空怀及妊娠期哺乳期
仔猪保育期 生长育肥期
·在1.1中,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持续到第10周,猪的体重达25kg,转入生长育肥舍
·断奶仔猪比生长育肥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
3. 五段饲养工艺流程
·空怀配种期 妊娠期
哺乳期
仔猪保育期
生长育肥期
·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1.2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定妊娠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
·优点: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
4. 六段饲养工艺流程
·空怀配种期妊娠期
哺乳期
仔猪保育期
生长期
育肥期
·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1.3相比,是将生长肥育期分成生长期和育肥期。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生长、育肥4段
·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
上一篇: 紫云英稻田的免耕技术?
下一篇: 高粱黑束病有哪些典型症状?